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1心理发展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8日
  三、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或生物前提,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是先天的,但并不神秘,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或物质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先天素质。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生而具有的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主要是指身体结构的解剖生理特点(如人的相貌、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个子高矮、手和大小腿的长短、血型等)、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从个体发展来看,遗传即父母(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生物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
  给子女(子代)。所以,遗传素质就是人从自己父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生物特征。正是遗传素质,使个体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素质影响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素质影响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素质的差异对智力发展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诸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儿童,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就聋哑的人,不可能成为歌唱家。第二,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个体自出生时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的孩子安静,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闹。当然,这些遗传因素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但是它为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3.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与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心理的发展,个体所具有的一定遗传素质的身体各部分及器官的结构和机能,在初生时并没有发育完善,在之后一两周的生长发育中,随着条件反射的建立,个体才产生了初级水平的心理,并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才能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并且,生理发展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规律。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如果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忽视环境或教育的影响是不正确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发展的自然前提,决不能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例如,狼孩一般在出生时与常人无异,但因成长环境脱离了人类社会,他们也就无法拥有正常人的心理特点。
  (二)社会环境和教育因素
  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它能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众多而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个体心理功能的发展。在遗传素质基础上,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条件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内容,不同的社会环境也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来实现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这里从儿童两大重要的生活场所,即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来阐述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
  家庭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第一,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二,小学生尚未走进社会,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其心理发展进程中依然受着家庭的熏陶和影响,直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折射了各种社会关系,为孩子扮演多重社会角色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并且家庭所特有的情感、忠诚成员关系的持久性带来的归属感,对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产生着不可逆的影响和促进功能。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及家长的自身修养等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家庭的一个重要职能,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只要有家庭存在,家庭的教育职能就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家庭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它具有全面性、灵活性、社会性的特点,父母和子女互相影响,共同成长。
  (二)学校
  儿童入学以后,学校成为其成长发展的最主要的环境。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对学生心理施以积极影响,这种影响逐渐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校教育同一般的社会环境不同,它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管理模式、育人氛围、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教育环境,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态度体系。个体成年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其工作群体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占据了主要地位。工作群体是个体参与社会、接受社会影响的主要群体,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群体的管理模式、保障体系、工作目标及成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体现出来,并作用于个人,对个人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群体内部存在的社会比较、激励机制、角色定位等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等心理因素的发展;此外还有群体的人际氛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都成为影响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个体心理发展上,遗传提供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性,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我们很难将这两大因素从个体心理的发展上区分开来。例如,一名心情愉悦、平静的孕妇和一名情绪激动、易怒的孕妇相比,她们体内的胎儿将会处于完全不同的胎内环境,孕妇不同情绪状态下循环流动的血液、激素及细胞的新陈代谢等都对胎儿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内在需要与主观努力
  我们在肯定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应反对关于环境和教育决定作用的机械的、简单化的理解。环境作为外因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新的需要跟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推动个体心理不断向前发展。
  1.内在需要。需要是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是维持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的必要条件,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促使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总是与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相互依存,个体新的需要总是否定着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而随着心理水平或状态的不断发展,个体总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推动个体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2.主观努力。需要是行为的内在推动力。例如,由于求知欲这一心理需求,就产生了对于书籍的追求和倾向,但是需要的满足是与个体的主观努力分不开的。离开主观的努力,任何外在的优良的环境条件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这种主观努力主要体现在是否主动积极地从事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反映现实,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总之,人的心理发展不是单一的因素,它离不开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内在需要与主观努力等方面。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社会环境与教育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内在需要与主观努力是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以上各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
  知识链接
  遗传与环境
  儿童的智商与父母非常相似是公认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聪明的父母为子女提供了刺激丰富的环境,使得他们的智力很像自己;而智商较低的父母没有这么做,还是因为子女从父母那里遗传了智力发展的潜能?看起来遗传和环境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对于领养儿童的研究发现,遗传对智力的作用更大一些。这些研究显示,领养儿童的智商更像他们的亲生父母,而不是从小把他们养大的养父母。由于这些儿童从未与亲生父母一同生活,对这种差异唯一的解释就是智力的相似性与遗传有关。
  相当多的研究探讨遗传对于正常个性的影响。这些研究比较双胞胎和收养子女来研究遗传学的作用,尤其是比较出生后就被不同父母收养的同卵或异卵双生子。通常对于双生子研究的质疑是双生子由于相似的身体特征导致更相似的对待和教养,但对于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双生子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驳这种质疑。这些研究的结果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个性特征中50%受遗传决定。为什么一些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主动,占有支配地位?一个研究显示,遗传在其中起到48%的作用(Loehlin,1985),另一个则证明有61%的作用(Bouchard,1984)。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另一些个性特点,遗传大约都能解释40%~60%,比如,努力工作渴求成功的愿望、进攻性、精神紧张的倾向、对于新鲜事物和刺激的需要,以及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的倾向。
  在研究基因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人类行为时,最有争议的问题就是人类的性倾向。一个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是学习还是遗传的结果,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证据表明遗传在决定个体性倾向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有研究(Bailey 8LPillard,1991)发现,同卵双胞胎的男性中,一方面是同性恋,另一方面则有52%的可能性也是;而异卵双胞胎的兄弟中只有22%的可能性;收养子女中只有6%。但是同卵双胞胎中的比例也远远没有达到l00%,说明遗传至多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在性倾向遗传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开始寻找“性偏好”的基因。他们调查了76名男同性恋的家族历史(Hamer et al.,l993),发现他们母亲的男性亲戚中常常有同性恋者,这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些同性恋者同他们母亲的X染色体的特定区域有一组相同标志的基因。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兄弟都符合这种基因模式,说明特定环境的影响同样重要。
  这些研究使我们不得不仔细地考虑这样的假设,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至少在环境和经验有机会影响我们之前,发挥了一部分的作用(Plomin,1989,1995)。但是我们的身体或心理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它像刻在石头里了一样,很多遗传特征都是可以改变的。即使遗传因素作用最强的某些疾病,也要受到教养方式、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个体的决策、社会关系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遗传和经验对我们的心理特征是共同发挥作用的。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