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1心理发展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8日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内容提要】
  心理发展是贯穿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小学阶段是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章介绍了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小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
  【学习目标】
  1.识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学习最佳期等基本概念。
  2.理解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理解小学生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教学。
  5.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6.理解西方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的种系发展,它既包含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的心理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也包括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心理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
  我们这里所讲的心理发展,主要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与一定年龄相对应,是个体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如疲劳、疾病以及剧烈的运动等所引起的短暂性的变化就不属于发展的范畴,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而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变化的才属于发展。而且,发展通常是指向好的方向的变化(至少在生命的早期是这样),并产生更有适应性、更有组织、更有效率、更为复杂和更高水平的行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有序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新质逐渐占据发展的优势地位时,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诸如发展的阶段、阶段的变化等,大体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变性是绝对的。
  3.普遍性和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各种心理机能发展的进程、达到的水平则是因人而异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共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4.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在发展进行的速度、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仍然不同。
  知识链接
  白痴学者
  白痴学者是指轻度或中度精神发育不全(IQ低于70),而同时在某(些)方面具有超群认知功能的人。其特殊才能可表现在日期推算、计算数学、音乐、绘画、背诵、查阅字典、下象棋,甚至是某一专业知识领域。对于白痴学者形成的机制,有几种不同的假说。心理学假说认为,智力由一般智力和个别智力构成,前者代表智力的整体结构,后者代表智力的各个特殊方面,如计算能力、特殊记忆、音乐才能等。一般智力和个别智力之间,各种个别智力之间,其发展程度并不均衡协调,白痴学者就是这种不均衡性的一种突出表现。“熟悉块”假说认为,日期推算等行为强烈地激发着脑内作为动机性行为神经基础的“奖赏系统”,从而出现了“自我刺激”行为。所谓“自我刺激”,就是自我追寻某一特定刺激,并以刺激本身作为奖赏并感到满足。由于“自我刺激”的作用,患者脑内储存了大量的数字关系,形成了有利于快速提取的“熟悉块”。而神经电生理假说则提出,白痴学者可能是由大脑皮层各区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患者在总体上脑功能发育不全,但局部区域可能存在代偿性的超常发育。
  (资料来源:陈兴时:《白痴学者》,《心理科学》,i993年第2期。)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