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分析题
1.2002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5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期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税率为15%。
要求:
(1)计算有关所得税计算表。
(2)编制各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
2.某公司2000年12月1日购人设备一台,原值156万元,净残值6万元。税法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5年;会计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折旧年限5年。税前会计利润各年均为1000万元,2001年、2002年所得税率为33%,2003年以后所得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并将计算结果填列在下列表中。
(2)编制各年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
3.A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33%。2005年1月1日B公司成立,A公司对B公司投资,持股比例30%,具有重大影响,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B公司当年取得净利润100万元(投资时B公司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06年4月10日B公司宣告分配2005年现金股利40万元,2006年B公司取得净利润200万元。B公司所得税率24%。A公司2005年和2006年税前利润5000万元。
要求:计算A公司2005年和2006年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发生额和所得税费用。
4.AS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6.34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为13.2万元、坏账准备项目为3.14万元。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为300万元。有关业务如下:
(1)存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本年计提存货减值准备30万元,累计计提存货减值准备70万元。
(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计提坏账比例历年均为10%。
(3)金融债券利息收入为60万元。
(4)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为5万元。
(5)国债利息收入为7.50万元。
6)企业债券利息收入为8.50万元。
(7)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5万元(被投资单位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AS公司在未来3年内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法规定计提坏账的O.5%允许税前扣除。
要求:
(1)计算2007年存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2)计算2007年应收账款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3)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合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合计。
(4)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
(5)计算2007年所得税费用。
(6)编制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7)计算AS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5.企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一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50万元,适用税率始终为25%,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要求:编制各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