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财政税收笔记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复习笔记

来源:233网校 2006-12-02 13:05:00

  5. 预算

  主要指中央预算。

  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分别体现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

  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

  1. 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如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如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财政政策)。

  2. 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

  3. 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

  宏观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支出等政策工具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达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微观财政政策通过税率、征税范围、补贴对象,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影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4. 按作用时间划分:短期财政政策(解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方面1-3年);中长期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3年以上)

  (五)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了解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熟悉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积极财政政策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1)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影响极大。

  2)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又传统供给型约束态势转变为市场需求型约束态势,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3)盲目建设造成的结构不合理矛盾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于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便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2.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发行专项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3)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

  4)以税收优惠吸引外资;

  5)取消不合理收费。

  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1)不是在经济低增长或负增长而是在较高增长下采取的;

  2)不是通过增加政府直接开支而是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投资;

  3)不是单纯的减税或增支而是多项主动性财政政策的统一称谓。

  3.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果

  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成功启动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重点企业和行业技术改造有所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得到调整;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国有企业改革得到强有力支持;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在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方面有成功的实践,在供给与需求同时调控方面积累了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4. 今后的趋势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护引导和发挥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