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财政税收笔记

2008经济师(中级)辅导: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来源:233网校 2008-09-09 10:12:00

08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辅导: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费越少,所得越多,则效益越高。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应用举例:
1、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根本原因是(  )
A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B  财政具有经济稳定职能
C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D 财政集中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答案:D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在分析其生产经营支出的效益时,只计算其自身直接投入的各项费用和自身实际获得的所得。所得大于所费,即可以说其生产经营活动是有效益的。
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所得大于所费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还需要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不仅要分析政府本身在某项支出上的投入及所得到的效益,还需要分析社会为该项支出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利益。
②.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其标准十分明确,且易于把握,其标准就是单纯的经济效益。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
③择优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择优的标准很简单,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而政府财政则不然,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应用举例:
1.财政支出的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相比,其特点是(  )。
A. 计算所费范围宽 
B. 计算所得范围窄
C. 择优的标准不同
D. 效益全部用货币衡量
E  选择的时间不同
答案:AC
解析:与企业生产效益相比,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特点包括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择优的标准不同。它计算所得的范围更宽,要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标准来衡量,并且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因此,应该选A、C。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