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精讲班教辅:第三十章

来源:233网校 2012-09-22 08:29:00

  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和核算特点

  本节考点: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

  (2)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容

  (3) 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

  (4)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5)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收入确认、计量

  (6)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内容、计量

  本节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

  1、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其行政事业活动采用收付实现制 。

  2、行政事业单位对外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类似企业的利润表)设置了五项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

  (2)反映行政事业活动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支出。

  3、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例题1:多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中,反映行政事业活动成果的有()

  A资产

  B 利润

  C净资产

  D 收入

  E支出

  【答案】DE

  【例题2:2011年单选】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

  A.收付实现制

  B.实地盘存制

  C.永续盘存制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

  (1)货币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

  (2)应收及预付款项。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3)存货。

  ①行政单位购入的材料以购价作为入账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②行政单位的存货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来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③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4)对外投资。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①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不予预计,应当在实际收到时计入当期收入。

  ②转让债券取得的价款或债券到期收回的本息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5)固定资产。

  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②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

  (6)无形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二)行政事业单位负债

  (1)应缴款项。

  ①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以及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②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2)应付及预收款项

  (3)应交税金。

  (4)借入款项。 核算特点在于: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而借人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入事业支出;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入经营支出。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