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陈肖
所属科目: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所属版本:2025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介绍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上大学的收益现值超过上大学的成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得的,否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专题更新时间:2025/09/22 17:13:29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考点试题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接受高等教育会产生的成本的是(  )。
A . 直接成本
B . 固定成本
C . 心理成本
D . 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选项:直接成本是指学生或家庭直接支付给教育机构的学费、书本费等,属于接受高等教育时必然产生的成本之一。
C选项:心理成本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等因素导致的精神负担,虽然不是经济上的直接支出,但也被看作是一种成本形式。
D选项: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的其他可能获得收益的机会,比如工作收入。这也是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B错误:至于“固定成本”,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论产量多少都需要承担的成本部分(如厂房租金)。在个人教育投资的情境下,并没有明确地定义所谓的“固定成本”。因此,在讨论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时,“固定成本”并不适用,故选B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某人因为上了四年大学而没有就业,所受损失大约为5万元。这笔损失可以被视为此人上大学的(  )。
A . 机会成本
B . 非经济成本
C . 外部成本
D . 社会成本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学毕业生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导致在最初的四年中因无法工作而损失了四年的工资性报酬,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因为刚开始工作时继续接受培训等原因而导致工资性报酬在最初的一年或几年中低于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高中毕业生。严格说来,这两部分成本都属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故本题选A。

多选题 3.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适度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B . 整个社会对于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的传统习惯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率
C . 在劳动力市场宽松时,劳动力流动更为频繁
D . 自愿的劳动力流动所垫支的费用可以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E . 社会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劳动力市场处于宽松状态时,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劳动者的流动动机会受到削弱,因此C项错误。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也会使劳动者的直接流动成本不同,因此E项错误。

多选题 4.关于上大学的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上大学的收益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后获得的终身工资性报酬
B . 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时间越长,通过上大学获得的收益通常越高
C . 上大学的收益等于一个人在上大学和不上大学两种情况下的终身工资性报酬差异
D . 一个人上大学的直接成本越低,通过上大学获得的收益越高
E . 一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越低,通过上大学获得的收益越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错误:上大学的收益等于一个人在上大学和不上大学两种情况下的终身工资性报酬差异。

多选题 5.导致大学生选择上大学的成本减少的有 ()。
A . 上大学期间经济不景气
B . 政府提供免息助学贷款
C . 大学提供奖学金
D . 大学生工资增加
E . 大学生工资与高中毕业生有较大差距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上大学期间经济不景气,失的机会成本减少;
B选项:政府提供免息助学贷款,导致直接经济成本减少;
C选项:大学提供奖学金,导致直接成本减少;
D选项:大学生工资增加,仅表明上大学后的收益增加,不代表成本的增减;
E选项:大学生工资与高中毕业生有较大差距,仅表明差距问题,不代表成本的增减。

大咖讲解:(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王鑫鑫
中级经济师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查看老师课程
陈肖
中级经济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上大学的收益现值超过上大学的成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得的,否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上大学可能性更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利息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关于上大学的合理年限决策

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年限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取得的。

①不同的人,上大学的边际成本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人最好选择上不同年限的大学。

③在边际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边际成本高的人愿意上大学的年限更少一些。

④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从每多上一年大学中获得更高边际收益的人,更有可能上更长年限的大学。

高频

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一)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3)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4)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5) 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教育所产生的那些收益中,社会收益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偏差

含义

高估偏差
(能力偏差)

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估计时,很可能过高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作出的贡献,这里最主要的是涉及一个人的能力问题。 

低估偏差

上大学收益不仅仅表现为较高生产率,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收益或非货币收益;

通常使用工资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超过高中毕业生的货币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福利。

选择性偏差

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实际上一方面高估了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获得的收益。

(三)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1、企业在准备雇用工人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任何一位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

2、企业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来进行人员筛选,比如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这些标记就被称为信号。 

3、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将是否完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求职者的手段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高频

(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条基本推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上大学可能性更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利息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高频

(三)关于上大学的合理年限决策

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年限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取得的。

①不同的人,上大学的边际成本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人最好选择上不同年限的大学。

③在边际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边际成本高的人愿意上大学的年限更少一些。

④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从每多上一年大学中获得更高边际收益的人,更有可能上更长年限的大学。

高频

(一)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3)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4)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5) 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教育所产生的那些收益中,社会收益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

高频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偏差

含义

高估偏差
(能力偏差)

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估计时,很可能过高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作出的贡献,这里最主要的是涉及一个人的能力问题。 

低估偏差

上大学收益不仅仅表现为较高生产率,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收益或非货币收益;

通常使用工资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超过高中毕业生的货币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福利。

选择性偏差

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实际上一方面高估了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获得的收益。

高频

(三)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1、企业在准备雇用工人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任何一位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

2、企业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来进行人员筛选,比如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这些标记就被称为信号。 

3、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将是否完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求职者的手段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