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中级经济师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中级经济师
授课老师:陈肖
所属科目: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所属版本:2025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介绍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偏差

含义

高估偏差
(能力偏差)

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估计时,很可能过高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作出的贡献,这里最主要的是涉及一个人的能力问题。 

低估偏差

上大学收益不仅仅表现为较高生产率,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收益或非货币收益;

通常使用工资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超过高中毕业生的货币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福利。

选择性偏差

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实际上一方面高估了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获得的收益。

专题更新时间:2025/09/22 17:13:29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关于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高估偏差是指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很可能会过高地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
B . 低估偏差是指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低估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私人收益
C . 选择性偏差是指在估计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时,不可能让同一批人去做这样一种实验
D . 能力偏差是指在估计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时,不可能让同一批人去做这样一种实验,而比较对象之间能力可能存在偏差   
E . 在对上大学的收益进行估计的时候,通常使用的不仅是工资性报酬数据,还应该包括福利部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D项错误:高估偏差,又称能力偏差,是指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很可能会过高地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将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做出的贡献。

单选题 2.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做出的贡献,属于( )。
A . 地区偏差
B . 高估偏差
C . 选择性偏差
D . 歧视偏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于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存在高估偏差、低估偏差和选择性偏差三个方面的争论。
(1)所谓高估偏差,也被称为能力偏差。也就是说,经济学家们在对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估计很可能会过高地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将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做出的贡献。(故本题选B)
(2)低估偏差。与对教育的收益率存在的高估偏差质疑相反,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家们低估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私人收益。(例如心理收益;文艺鉴赏、音乐欣赏等消费性收益等)
(3)实际上传统的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很可能一方面高估了那些实际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这种偏差就被称为选择性偏差
故本题选B。

多选题 3.在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估计中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的原因有()。
A . 在上大学的收益中还包括无法被计算的心理收益
B . 大学毕业生即使不上大学,也能比高中毕业就工作的人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报酬
C . 高中毕业就工作的人即使上大学,其工资性报酬可能也比实际的大学毕业生更低
D . 大学毕业生如果不上大学,其工资性报酬可能会比高中毕业就工作的人更低
E . 高中毕业就工作的人如果上了大学,也能获得与大学毕业生相同的工资性报酬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D正确,研究者都是以实际上大学的和实际没上大学的两组人作为相互比较的对象,即将实际上大学者所获得的终身工资性报酬视为没有上大学者因没上大学而遭受的损失,同时,将实际上没有上大学者获得的终身工资性报酬视为实际上大学者如果不上大学可能获得的工资性报酬。但是这种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一个在从事高知识技能工作方面有优势的人,可能在从事低技能工作方面反而能力不足。【换言之,上大学的人之所以选择上大学,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去上大学,因为如果他们不上大学,而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就去工作的话,他们所得到的工资性报酬可能还不如那些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反过来说,那些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人做出不上大学的选择也是很明智的,因为他们即使是上了大学,所获得终身工资性报酬也不大可能像实际上大学的那些人那样多。因此,这里所谓的选择性就是指受教育者的自我选择性,即一个人是否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当事人及其家庭根据自己的能力状况所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A错误,A属于低估偏差的观点。
B错误,B属于高估偏差的观点。
E错误,E选项假设所有高中毕业直接就业者都有相同的潜在能力去达到大学毕业生同样的成就水平,这忽略了个体间存在的能力差异,也不符合选择性偏差的定义。

单选题 4.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做出的贡献,属于( )。
A . 地区偏差
B . 高估偏差
C . 选择性偏差
D . 歧视偏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于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存在高估偏差、低估偏差和选择性偏差三个方面的争论。
(1)所谓高估偏差,也被称为能力偏差。也就是说,经济学家们在对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估计很可能会过高地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将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做出的贡献。(故本题选B)
(2)低估偏差。与对教育的收益率存在的高估偏差质疑相反,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家们低估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私人收益。(例如心理收益;文艺鉴赏、音乐欣赏等消费性收益等)
(3)实际上传统的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很可能一方面高估了那些实际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这种偏差就被称为选择性偏差
故本题选B。

多选题 5.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低估偏差主要表现在(  )。
A . 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具有较高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工作
B . 大学里结交的朋友
C . 大学里参与的社团活动
D . 大学里文艺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
E . 个人能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估偏差:经济学家低估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私人收益。
(1)例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有机会从事具有较高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在大学里结交的朋友、参与的社团活动以及大学期间文艺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等,都属于消费性收益。这些收益往往因为无法衡量而被有意忽略。(A、B、C、D选项)
(2)其次在对上大学的收益进行估计的时候,经济学家们通常使用的只是工资性报酬数据即固定薪酬加上奖金等浮动薪酬部分这些都是货币性的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所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货币报酬并不只包括工资性报酬部分,实际上还应该包括福利部分。由于在很多组织中,福利已经占到员工总薪酬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接受高等教育者一旦进入组织中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实际上还享受着很多职务福利或特权,而这些福利在许多研究中都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可以说,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私人收益进行的估计存在低估的。
E为干扰项。

大咖讲解:(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王鑫鑫
中级经济师
山东大学MBA,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
查看老师课程
陈肖
中级经济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级经济师、曾就职于500强企业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上大学的收益现值超过上大学的成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得的,否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上大学可能性更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利息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关于上大学的合理年限决策

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年限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取得的。

①不同的人,上大学的边际成本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人最好选择上不同年限的大学。

③在边际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边际成本高的人愿意上大学的年限更少一些。

④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从每多上一年大学中获得更高边际收益的人,更有可能上更长年限的大学。

高频

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一)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3)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4)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5) 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教育所产生的那些收益中,社会收益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

(二)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偏差

含义

高估偏差
(能力偏差)

在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估计时,很可能过高估计一个人能够从教育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收益,把工资性报酬当中不应当归于教育的部分也认为是教育作出的贡献,这里最主要的是涉及一个人的能力问题。 

低估偏差

上大学收益不仅仅表现为较高生产率,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收益或非货币收益;

通常使用工资性报酬,但事实上,上大学超过高中毕业生的货币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福利。

选择性偏差

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实际上一方面高估了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没上大学而放弃的收益,同时又低估了大学毕业生们从上大学中获得的收益。

(三)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1、企业在准备雇用工人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任何一位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

2、企业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来进行人员筛选,比如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这些标记就被称为信号。 

3、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将是否完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求职者的手段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高频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上大学的收益现值超过上大学的成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得的,否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高频

(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条基本推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上大学可能性更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利息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高频

(三)关于上大学的合理年限决策

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年限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取得的。

①不同的人,上大学的边际成本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人最好选择上不同年限的大学。

③在边际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边际成本高的人愿意上大学的年限更少一些。

④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从每多上一年大学中获得更高边际收益的人,更有可能上更长年限的大学。

高频

(一)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3) 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4)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5) 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在上大学之前受到的教育所产生的那些收益中,社会收益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

高频

(三)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1、企业在准备雇用工人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任何一位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

2、企业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来进行人员筛选,比如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这些标记就被称为信号。 

3、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将是否完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筛选求职者的手段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