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6.3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9日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成分如图6—5所示。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个体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地系统储存。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在小学生的学习中主要的复述策略有诵读和背诵、抄写等。比如,在语文学习中,高声朗读课文或抄写生字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重复所学信息来加强记忆。常见的复述策略有以下几种: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新学过的材料如果没有复习,仅几个小时之内就可能有64.2%的遗忘,I1天之后遗忘率达66.3%。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新学习的材料及时复习,特别是对那些意义性不强的材料更需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对,集中复习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分散复习由于有较多的时间间隔,可以使记忆联系得到巩固,有助于降低疲劳感,能极大增强所学信息的长期保持。家庭作业的最主要用意就在于让小学生在隔一段时间后重新复习,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保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集中突击。
  (3)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恰能成诵之后的附加学习。如小学生背诵一首古 诗,背诵10遍刚好记住,在能记住之后增加的学习(如再背诵5遍)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材料比刚好能背诵的材料保持的效果好。过度学习的次数保持在50%最好。超过的次数少,达不到效果;如果超过的次数多,费时费力,效果却不会因此提高。过度学习最适用于那些必须能准确回忆却没有什么意义的材料,如乘法口诀、汉字书写等内容。
  (4)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可在大脑中留下多方面的感觉印象,提高记忆效果。比如,可以训练小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写、动手做等。特瑞奇勒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信息获取中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 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而且,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这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
  (5)复习中诵读与回忆交替进行。诵读与回忆交替进行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一方面回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成绩、增强信心,又可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回忆有利于学生抓住识记材料的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有目的性。比如,复习中外语教师要求学生先诵读某些单词、词组,再进行听写就是运用了诵读和回忆交替进行的方法。此外,在复述中,自设问题、自问自答,对于理解与记忆材料也很有帮助。
  (6)防止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的原因之一就是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面的学习材料对前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成为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最常见的一种抑制,所以在安排学习时,要尽量利用前后信息之间的促进作用,避免抑制作用。
  (7)注意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所学的信息比其他信息更容易记住。这就要求对中间的学习内容加以特别注意,或把特别难以记忆的内容放在开始或者结尾时候进行复习。基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课文,把重要的新概念放在学
  的开始环节,在教学的最后对其进行总结。如果一上课就进行检查家庭作业或点名等非教学活动,是一种浪费。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最重要的任务置于学习时间的首尾,不要把首尾时间花在整理材料等琐事上。
  2.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精加工策略。
  (1)类比。类比是一种比较,这种比较是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之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比如:血液循环中的血管好比是水管,而心脏好比是水泵。这样类比可能不太恰当,但是人们容易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记牢。类比法是帮助小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运用类比,抽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内容可以转化为熟悉的内容。比如,一位数学教师在讲负数时,深入浅出地打个比方:“我们至今为止所学的最小数是零,零表示什么也没有。若表示钱就是一分钱也没有。而负数比零小,不仅一分钱没有,而且还借了别人的钱。如果借了三元钱,可以用负3来表示。”利用日常生活的比方,就把负数概念揭示得一清二楚。在类比时,应该注意用来类比的事物应该是学生熟悉的。
  (2)记忆术。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谐音法、视觉想象等。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源起于一段故事。西塞罗在《论讲演》一书中把这一方法的起源归功于一位希腊诗人,他的名字叫西蒙尼德斯。一次,他在一个大宴会厅里朗诵一首抒情诗后,被诗中所赞美的卡斯托尔和波拉克斯两位神叫到外面。这时宴会厅塌了,厅内宾客全部遇难,尸体模糊,无法辨认。而西蒙尼德斯却能根据每个人在宴会厅里的座位而将尸体一一辨认出来。这一辨认成绩使人们相信,要把记住的东西按次序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是很有效的办法(1)。比如:你要买奶粉、黄油、面包、啤酒、香蕉等东西,从宿舍到商店的路上经由书店、邮局、招待所、水房和食堂,假设这是你熟悉的路线。接下来就可以把所记的项目和特定位置间进行联想:书店里弥漫着奶粉;邮局里人们粘邮票不用胶水而用黄油;招待所里的沙发像面包;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是啤酒而不是水;食堂里供应的是香蕉大餐。这种联想越有趣越容易记住。回忆时只要按路线上的特定位置提取所记的项目就行了。
  缩略词法,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或字母,然后形成一个缩写词或者一个句子,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辛丑条约》的内容:清政府赔白银4.5亿两(钱);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行为(禁);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兵);修建使馆,划分租界(馆)。采用缩略词法,可记为“钱禁兵馆”(谐音“前进宾馆”)。
  谐音法,是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材料以帮助记忆。比如,小学生可以利用谐音法来记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这就是典型的通过谐音法将无意义的数字赋予意义,促进新信息记忆的精加工策略。
  视觉想象,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记忆。许多记忆术的基础都是通过形成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记忆,前面的位置记忆法也是一种视觉联想法。联想时,想象越奇特而又合理,记忆就越牢。比如,可以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等来记忆。也可以创造一个故事,将所有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进行想象。比如,记“茧蛹、机枪、大米”这三个词,可以想象为“有人将茧蛹当子弹装进了机枪,一开枪,打出的是一粒粒大米……”等。想象得越奇特,加工就越深入细致。
  (3)做笔记。做笔记是心理学研究较多的一种精细加工技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不及墨。记笔记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还可以提供所学知识的框架,促进对新知识的精细加工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记笔记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记下听讲中的信息;第二步是使记下的信息对自己有意义,即理解所记的信息。如果仅停留在第一步,笔记并不是有用的策略,重要是进入第二步对笔记进行加工。也正因为如此,重视对笔记的边注、评语很重要。
  研究者建议,做笔记应分为三步:①留下笔记本每页的四分之一;②记下听课的内容;③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的留出部分加上自己的评论和解释。为了方便学生做笔记,教师讲课时应注意如下几点:讲课速度适当、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把重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为学生记笔记提供结构上的帮助,如列出大标题、小标题等。
  (4)提问。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演讲以及其他信息的策略。问题是信息深度加工的先导,提问可以促进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辨别出材料的重要部分、寻找正确答案。比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这些思考往往能够带来认知结构的质的变化。有研究表明,自我提问的效果优于教师提问,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问自己问题,并寻找答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精细加工。
  3.组织策略。组织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有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儿童通常不能自发地对信息加以分类。然而.他们完全可以学会分类的技术。这类教学包括教会小学儿童怎样把课文分成有意义的段落、怎样为段落加标题、怎样对各种观点进行分类以及怎样把不同的观点联系成一个整体。在小学中高年级,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和归类策略。
  (1)列提纲。列提纲就是将所要学习材料的要点列成纲,以促进对材料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列提纲时,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首先对学习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第二,用简要的语句,按照材料内在的逻辑关系,确定纲要。通常是借用大小标题、主题句、关键句作纲要,若无主题句、关键句,则用自己的话概括要义作纲要。列提纲可以按照时间、空间等顺序关系来组织,也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来组织,还可以根据学习材料的种属和层次关系来列提纲。第三,复述提纲,使用所列出的提纲解答问题。比如,在语文课本《晏子使楚》一文,可以按时间顺序列出以下四层纲要:一层是晏子使楚;二层是楚王侮辱;三层是晏子反击;四层是楚王失败。“举一纲而万目张”。列提纲使学习材料具有概括性和条理性,也能够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这样便于理解和记忆整体材料,有助于阅读和细节的回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列提纲的能力。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提纲,讲解提纲是如何统领教材的,而后依次降低提纲的完整程度,让学生练习。也可以先提供一个几乎完整的提纲,要求学生提供支持性细节,而后提供一个只有主题的提纲,让学生填写所有支持性细节;最后提供一个只有支持性细节,让学生来填写要点的提纲。这样学生就能逐步完整地把握提纲。
  (2)归类策略。归类策略是一种对学习材料的归类组织,以使之便于记忆的策略。许多实验证明,人们在学习和记忆过程有一种群集倾向,会将相同类别的记忆项目归为一类进行记忆。归类策略主要用于自由回忆之类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我国34个行政区域的名称时,可以把34个省份按地区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华南七个大区来记。归类法可以对零散的、个别的项目进行分类,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归类策略实质是组块的原理,这种组块可以使记忆量大大减少,从而大大减少识记与回忆的负担。
   (二)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策略,也就是说,个体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及其情感体验。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人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等。给学习作计划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策略水平高的小学生,会预测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会在写作前获取相关信息,在考试前复习笔记,在必要时组织学习小组,以及使用其他各种方法。
  2.监视策略。监视策略是一种常用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比如,考试时,让小学生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的理解进行自我提问等。这些监视策略可以使小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修改。具体的监视策略可以包括领会监视和注意监视:
  (1)领会监视,主要指调节学习过程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有明确的领会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注重实现这个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监控学习过程,包括寻找细节,找出要点等。比如,在阅读时,有些小学生常常以重复为主要策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研究者建议使用以下监视策略:①变化阅读速度。对于比较容易的章节读快点,抓住作者的整体观点;对于较难的章节,要放慢速度。②容忍模糊。如果某些事不太明白.继续读下去。作者可能会在后面填补这一空隙、增加更多信息或在后文中会有说明。③猜测。当所读的某些事不明白时,养成猜测的习惯。猜测不清楚段落的含义,并且读下去.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④重读较难的段落。重新阅读较难的段落,尤其是信息仿佛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时,这种最简单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
  (2)注意监视,是调节自己注意过程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对学习过程注意力的自我管理,有选择地对主要信息加以注意,有意识地抑制分心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被人们注意的信息才能进入工作记忆,得到信息加工。但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信息进行筛选,选择相对重要的信息加以注意。因此,注意监视对有效学习很必要。在注意监视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采用明确当前学习目标的策略,知道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学习者保持心向,随时提醒和监控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方法,如告诉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习好之后,就可以好好玩一下,这样会使自己的注意能够暂时集中。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例如,当小学生写作文时,发现自己跑题,要及时调整思路,纠正部分段落;在阅读时,发现不理解材料的某一部分,退回去重新阅读困难的段落,并放慢速度;在做数学题时,发现自己的思路行不通,应及时调整方法,主动改变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小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三)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支持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时间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把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科学的安排和运用,以求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安排时问前.必须考虑周到.对要做的事情要有主次之分。恰当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高效利用时间的一个办法就是要制定学习时间表。
  制定学习时间表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头;阻止学生避开不喜欢的事情,避免偏科;控制松懈;防止临时抱佛脚,临近考试才紧张的现象;防止过多娱乐,前紧后松的现象;保证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在制定学习时间表时,要注意:①第一次作计划时,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要逐步提高标准,要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②不要丢弃时间的“边角余斜”。③安排好时段,每段不超过一小时为宜。④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或学科应交叉安排。⑤按各种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进行时间分配。主要体现三个优先:重点任务优于一般任务;急需任务优于可缓任务;见效快的任务优于见效慢的任务。
  2.学习环境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包括选择适当的场所、调整和收拾桌椅、调整光照度、控制背景音、调节温度等。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应选择干扰较少的场所进行!学习,避免分心。其次.保持学习室内的整洁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脏乱的环境中容易令人心烦意乱,如果学习用具乱放,课本乱扔、没有条理.会影响学习情绪。再次,不同个体对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有所不同,应注意学习环境的照明和背景声音的选择。有研究认为,中等水平的背景声音对大多数学习者而言是有利的,但在强烈的噪音或摇滚乐刺激下,几乎没有人取得高的学习效率。
  总之,学习环境管理要求选择最能保证学习效率的场所进行学习。
  3.努力管理策略。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这包括激发内部动机,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等。
  4.寻求支持管理策略。如何迅速地寻找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各种资源。学生可寻求的物质资源非常多,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此外,家人、教师、同学等人际资源的帮助也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当学生在学习需要帮助时,他要思考究竟是选择老师还是选择同学来帮助自己,要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帮助。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