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Q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7.4.1条款明确规定,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氧化装置必须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这是基于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的刚性要求。对于工艺危险度等级4级及以上、或涉及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氧化装置,需通过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确定具体仪表等级,且气体检测系统(GDS)必须独立设置。
氧化工艺因其反应过程中常伴随强放热、易燃易爆特性,属于典型的高危化工工艺。规范特别强调,此类装置的投料、反应及后处理全流程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以过氧化物生产为例,若工艺危险性分析显示存在爆炸风险,则自动控制系统需具备连锁切断、紧急泄压等关键功能。
在系统架构上,新规要求有逻辑关联的控制/监控系统必须实现时钟同步,避免因时间偏差导致联锁失效。对于使用硝化物的氧化工艺,当过程危险性分析确认爆炸风险时,自动化控制覆盖率需达100%,且厂房内所有关联装置均需同步升级。
实际案例显示,2024年某企业因氧化反应釜未配置SIS系统,在冷却系统故障时未能触发紧急停车,导致反应失控引发爆炸。该事故直接促使新规强化了流量自动控制、高液位联锁等功能的强制性条款。企业需特别注意: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氧化装置,紧急停车系统(ESD)必须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物理隔离。
当前行业常见误区是混淆DCS与SIS的功能边界。专家强调,DCS仅实现常规控制,而SIS是独立的安全保护层,两者冗余配置方能满足氧化工艺的本质安全要求。新建项目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展HAZOP分析,识别偏差并确定SIL等级,从设计源头防控氧化工艺风险。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氧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