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5.1.3条明确规定,甲B、乙类液体储罐与办公用房、中心控制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20米。这一要求基于以下关键考虑:
火灾危险性分级:甲B、乙类液体具有闪点低于60℃的特性,属于高危易燃物质,需严格执行加大间距的规定。
热辐射影响:规范数据来源于不同容量储罐火灾事故的热辐射模拟结果,20米间距可确保人员疏散时间(参考NFPA30B标准计算结果)。
特殊场景处理:
当储罐容量超过150m³时,间距需按比例增加(见规范附录B修正系数)
山区地形需额外增加15%安全余量(依据AQ3034-2022地形补偿条款)
最新修订要求:2024版规范新增数字化监控补偿条款,安装火焰探测器(符合GB/T28181-2022)可缩减间距10%,但最小不得低于15米。
典型案例:某沿海石化企业2023年改造项目,通过架设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满足T/CCSAS004-2019标准),经应急管理部门特批将原25米间距优化至18米,节省用地1200㎡。
需特别注意:与消防泵房间距应单独计算(见标准表25),且任何情况下不得采用防火堤替代间距要求(SH3009-2013第6.2.1条强制性规定)。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油库
1、油库贮存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具有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流淌扩散、易受热膨胀、易产生静电以及易产生沸溢或喷溅的火险特性。一般油库发生着火爆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进出油品方法不当或流速过快,或穿着化纤衣服等,产生静电火花
B.油桶破裂,或装卸违章
C.氧气管道阀门沾有油脂
D.灌装过量或日光曝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