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的收尾阶段往往被忽视,但统计显示约15%的动火事故发生在作业后4小时内。根据GB 30871-2022和AQ/T 3034-2022要求,动火作业后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安全程序:
一、设备复位与检查
余火排查: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确认作业区域温度降至环境温度±5℃范围内(2023年某石化企业火灾源于隐蔽余热引燃保温材料)
盲板拆除:必须执行【三人确认制】(操作工、监护人、技术员),拆除后立即填写《盲板操作记录》
系统气密:对动火点连接法兰进行氦质谱检漏(压力管道需达到SH/T 3210-2020标准)
二、作业现场清理• 工具清点:确保无焊条、切割片等火种遗留(采用金属探测器辅助检查) • 废弃物处置:熔渣等高温残留物须转移至专用防火容器,冷却24小时后处理 • 警戒解除:保留视频监控记录证明所有防护措施已撤除
三、工艺系统恢复
按照【步步确认法】逐步恢复介质:
先氮气置换至氧含量<0.5%
再缓慢引入工艺介质(速率≤设计流速的30%)
最终升至操作压力(每级升压间隔不少于30分钟)
关键设备需完成【72小时特护运行】,每小时记录振动、温度参数
四、文件归档要求• 完整保存动火作业票、气体检测记录、视频监控等资料(保存期不少于3年) • 编制《动火作业后评估报告》,重点分析:
实际风险与预评估差异
应急设备使用效果
监护体系改进建议
2024年应急管理部专项检查发现,35%的企业存在动火后管理漏洞。规范要求收尾工作必须由【原审批人】现场确认签字,擅自提前投用系统将面临停产整顿处罚。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动火作业安全技术
1、某公司准备对一个30m³的乙炔储罐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乙炔爆炸极限2.3%-72.3%(vol))经过清洗置换后,下列该储罐气体采样分析数据(体积分数)中,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要求的是
A.上中下部检测值:乙炔分别为:0.6%,0.5%,0.3%,氧分别为:18.5%,20.5%,21.0%
B.上中下部检测值:乙炔分别为:0.2%,0.4%,0.3%,氧分别为:19.5%,20.5%,20.5%
C.上中下部检测值:乙炔分别为:0.1%,0.4%,0.3%,氧分别为:24.5%,22.5%,23.5%
D.上中下部检测值:乙炔分别为:0.2%,0.15%,0.1%,氧分别为:20.0%,21.0%,20.5%
2、某化工企业拟进行年度装置大检修,大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包括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等。下列大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中,错误的是()。
A.临时用电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电线要整齐规范
B.大检修期间,重点关注高处作业人员是否系安全带,且安全带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C.动火点周围不能存有易燃物质,动火点5 m内以及上、下方不能有喷漆作业
D.作业前要对受限空间内气体进行化验分析合格,并对受限空间做到有效隔离
3、不属于动火作业分类的是( )。
A.特级动火
B.一级动火
C.二级动火
D.三级动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