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提供的频率分析数据,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可通过量化评估实现精准管控。以下是频率分析法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具体应用:
1. 基本风险频率数据
管道泄漏风险:
小口径弯曲软管大量泄漏:1×10^-1/年
中口径(≤150mm)管道大量泄漏:1×10^-5/年
大口径(>150mm)管道大量泄漏:1×10^-6/年
操作失误风险:
有压力下的操作失误(开停车、报警):1/年
无压力下的常规操作失误:1×10^-1/年
2. 风险叠加计算以储罐内受限空间作业为例,典型风险组合为:
管道小泄漏(1×10^-3) + 操作失误(1×10^-1) = 综合风险值1×10^-4/年
若涉及压力操作,风险值将升至1×10^-2/年
3. 防控措施效果评估通过增加管控措施可显著降低风险:
设置双监护人员:风险降为原值50%
加装在线气体监测:风险降为原值30%
实施机械通风系统:风险降为原值20%
4. 案例实证分析某化工厂反应釜检修作业风险计算:
原始风险:管道泄漏(1×10^-3) × 操作失误(1×10^-1) = 1×10^-4
采取三项管控措施后:1×10^-4 × 50% × 30% × 20% = 3×10^-6
达到可接受风险水平(<1×10^-5)
5. 注意事项
风险计算需考虑企业实际工况数据
不同作业场景要选取对应的频率参数
计算结果需与《GBT 45420-2025》要求对标
最新标准要求2025版规范强调:
高风险作业(>1×10^-3)必须采用LOPA保护层分析
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实现持续改进
通过科学的风险量化评估,企业可以精准配置安全资源,实现受限空间作业的本质安全。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
1、某企业对液氧储罐进行抢修,在动火作业前气体分析结果合格。作业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实时监测,持续作业1小时后发现氧气含量为23.8%(体积比)。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关于此时应采取的做法,正确的是()。
A.保持通风系统全开,继续作业
B.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
C.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护面具,继续作业
D.加快作业进度,缩短单次作业时间
2、一台容积为20m3氢气储罐,经清洗,置换后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氢气(H2),爆炸极限范围为4%~75%(体积分数),下列该储罐气体采样分析数据(体积分数)中,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要求的是( )。
A.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6%,0.5%,0.3%,氧分别为:18.5%,20.5%,21.0%
B.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5%,0.4%,0.3%,氧分别为:24.5%,21.5%,23.5%
C.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5%,0.4%,0.3%,氧分别为:19.5%,20.5%,20.5%
D.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7%,0.4%,0.3%,氧分别为:24.5%,22.5%,23.5%
3、某市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了开发区第一标段热力管网工程项目。2019年11月10日10时,在热力管网试运行过程中,班长甲当面催促工作班成员乙进入阀门井调整阀门,随后甲发现乙晕倒在井下,急忙下井施救,也晕倒在井下。工作班成员丙急忙呼叫119、120前来急救。由于甲、乙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关于此次作业现场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应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进行作业安排
B.对阀门井内气体检测时间不得早于2019年11月10日9时
C.作业前阀门井内气体检测指标应包括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D.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