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企业气体检测系统的分级报警设置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关键防线。根据GB/T 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和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要求,应建立三级报警机制:
一级报警(预警级别)
可燃气体:≤10%LEL(爆炸下限)
有毒气体:≤25%OEL(职业接触限值)
动作要求:声光报警,不联锁
二级报警(危险级别)
可燃气体:10%~25%LEL
有毒气体:25%~50%OEL
动作要求:
启动应急通风系统
触发中控室语音提示
记录事件数据
三级报警(紧急级别)
可燃气体:≥25%LEL
有毒气体:≥50%OEL
动作要求:
联锁切断物料供应
启动全厂应急广播
自动发送报警信息至监管平台
典型案例:某石化企业通过优化报警设置:
将原有单级报警改为三级报警
增加报警延时3秒的滤波功能
设置报警优先分级显示 使误报率降低62%,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
关键要求:
各报警级别必须采用不同颜色和音调区分
报警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每季度测试报警系统有效性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工艺的区域须设置冗余报警系统
(注:红色标注部分为最新标准强制性要求,2025年起全面实施)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检测报警设施安全技术
1、合成氨工段位于半敞开厂房的氨分离工段应针对泄漏的液氨进行早期探测,液氨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设计标准》归类于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气体介质,针对气体介质特性和室内对流条件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分别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
B.有毒气体探测器的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0.3~0.6m
C.有毒气体探测器距离探测范围内潜在释放源的距离不应大于2.0m
D.有毒气体探测器距离探测范围内潜在释放源的距离不应大于4.0m
2、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气体一级报警信号、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单元的故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B.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C.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漏时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
D.确定有毒气体的报警值时应按职业接触限值的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优先次序选用
3、可燃有毒气体系统设置可以及时检测介质的泄漏并发出报警,预防事故发生。下列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中,符合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基本规定的是:()
A.当检测介质为苯的时候,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仪
B.有毒气体检测应采用两级报警,当有毒气体检测仪达到200%OEL时,应将信号送至有人值守的DCS控制室
C.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D.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应按照一级用电负荷来考虑,应采用双电源供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