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人体阻抗的组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来源:233网校 2025-06-12 15:56:15
导读:人体阻抗是电气安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人体阻抗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对于预防电击事故至关重要。

人体阻抗的组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人体阻抗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遇到的总电阻。它主要由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组成,是一个含有电阻和电容的阻抗。在工频条件下,人体电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通常将人体阻抗看作纯电阻。

人体阻抗的组成:

皮肤阻抗:皮肤由外层的表皮和表皮下面的真皮组成。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是由鳞状死细胞紧密排列成的膜状物,厚度一般不超过0.05~0.2mm。在干燥和干净的状态下,角质层的电阻率可达1×10⁵~1×10⁶Ω·m;表皮阻抗高达数万欧。

体内阻抗:包括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的阻抗。这些组织的电阻率较低,通常在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之间。

影响人体阻抗的因素:

接触电压:随着接触电压升高,人体阻抗急剧降低。原因之一是角质层和表皮被击穿,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电流增加,皮肤局部发热增加,汗腺增多,使人体阻抗下降。

皮肤状态:皮肤长时间湿润或大量出汗后,人体阻抗明显降低。金属粉、煤粉等导电性物质污染皮肤乃至渗入汗腺,也会大大降低人体阻抗。

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持续时间延长,人体阻抗由于出汗等原因而下降。

接触面积和压力: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大时,人体阻抗会降低。

温度:温度升高时,人体阻抗也会降低。

个体特征:身体健康、肌肉发达者摆脱电流较大。患有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病的人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2/3,儿童遭受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

了解人体阻抗的组成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电击事故,确保电气安全。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人体阻抗

考点试题:

1、人体阻抗与接触电压、皮肤状态、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关于人体阻抗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阻抗与电流持续的时间无关

B. 人体阻抗与触电者个体特征有关

C. 人体阻抗随接触面积增大而增大

D. 人体阻抗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人体抗组影响因素。

选项A错误,电流持续时间延长,人体阻抗由于出汗等原因而下降。

选项C、D错误,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时,人体阻抗也会降低。

选项B正确,皮肤状态对人体阻抗的影响很大。如皮肤长时间湿润,则角质层变得松软而饱含水分,皮肤阻抗几乎消失。大量出汗后,人体阻抗明显降低。金属粉、煤粉等导电性物质污染皮肤,乃至渗入汗腺也会大大降低人体阻抗。角质层或表皮破损,也会明显降低人体阻抗

插入模块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