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5907.1,火灾被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通字〔1996〕82号
进一步明确了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例如,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爆炸事故。
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在进行破坏性试验时,如果非实验体发生燃烧,也应计入火灾统计。
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例如,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
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燃烧:即使这些交通工具因自身故障或事故而燃烧,也应计入火灾统计范围(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
通过这些详细的定义和统计范围,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管理火灾事件,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科目知识点: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考点试题:
1、可燃物质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关于可燃物质自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可燃物质受热分解越快,自身散热越快,其自燃点越高
B. 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高
C. 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
D.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小,闪点越高,其自燃点越低
选项B,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选项D,一般情况下, 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语句逻辑组织关系错误。
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选项C正确。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