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因物质的不同状态而有所差异。根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的要求,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在受热后,只需达到其燃点或自燃点即可燃烧。例如,氢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燃烧。
燃烧过程中,热量主要用于自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燃点或自燃点。
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在热源作用下首先蒸发为蒸气,然后蒸气被氧化、分解,达到燃点或自燃点后开始燃烧。例如,汽油在受热后会蒸发成蒸气,随后蒸气被点燃。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氧化分解和燃烧三个阶段。
可燃固体:
单质可燃固体(如硫、磷、石蜡)在受热后首先熔化或升华,然后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后进行燃烧。
复杂的可燃固体化合物(如木材、纸张)在受热后首先分解,析出气态或液态产物,这些产物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后着火燃烧。
有些复杂的可燃固体(如焦炭)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通过这些详细的燃烧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防不同状态可燃物质引发的火灾。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科目知识点:燃烧和火灾的过程和形式
考点试题:
1、古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很好的形容了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的燃烧属于( )。
A. 扩散燃烧
B. 混合燃烧
C. 蒸发燃烧
D. 分解燃烧
选项B错误。混合燃烧是指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内预先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后快速进行的燃烧。例如测试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燃烧或爆燃、接力用火炬的火焰、气体切割焊接等。
选项C正确。蒸发燃烧是可燃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被点燃,进而加热液体表面促使其继续蒸发、继续燃烧的现象。例如酒精、汽油、蜡烛、苯的燃烧等。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固态的蜡烛受热熔化成液态,然后进一步蒸发成气态,这些气态物质被点燃,形成了火焰。
选项D错误。分解燃烧是指某些固体或液体在受热时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再被点燃的燃烧过程。如木材、纸张、棉、麻、毛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等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