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外,燃烧的充分条件也是确保燃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的要求,燃烧的充分条件包括以下三个:
一定量的可燃物浓度:只有当可燃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支持持续的燃烧过程。例如,甲烷在空气中只有在特定浓度范围内才能燃烧。
一定量的氧含量:足够的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关键。不同物质燃烧所需的氧气量不同,但通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水平。
一定量的点火能:点火能必须达到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以上,才能引发燃烧。例如,使用火柴点燃木材时,火柴提供的点火能必须足以使木材开始燃烧。
通过这些充分条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燃烧过程,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扑灭火灾。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科目知识点: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考点试题:
1、可燃物质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关于可燃物质自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可燃物质受热分解越快,自身散热越快,其自燃点越高
B. 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高
C. 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
D.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小,闪点越高,其自燃点越低
选项B,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选项D,一般情况下, 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语句逻辑组织关系错误。
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选项C正确。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