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注册安全工程师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注册安全工程师
授课老师:赵春晓
所属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第十八节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
所属版本: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介绍

企业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和制定分级管控措施之后,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应包括危险源位置、危险源名称、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安全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主体等内容。
另外,企业应在安全风险较高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信息报告方式等内容。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46:24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化工企业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开展了如下工作:①聘请专家对化学品库房中的危险源进行排查;②安全管理人员运用LEC法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分析;③对可能含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加装监控装置;④绘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上述工作,符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属于落实风险管控责任人 
B . ②属于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C . ③属于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D . ④属于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A选项错误。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①”是企业组织专家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属于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B选项正确。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②”是企业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属于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C选项错误。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③”是通过设置监控设施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属于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D选项错误。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④”是企业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属于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单选题 2.某市输油管道企业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开展了如下工作:①加强生产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控。②对各类一线操作工人进行监督管理;③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④根据现场实际,修订了部分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⑤给员工及时更新安全防护用品。⑥减少了库存危险物品的存放量。根据上述工作,符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④源头控制
B . ③⑥属于源头和员工之间控制
C . ②③属于在员工处控制
D . ③⑤属于在员工处控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三个控制,源头控制:包括替换或降低危险物质的量,改进维护方式,修复防护装置等;在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包括加强对员工的监督,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在员工处的控制:包括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开展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等。①⑥属于源头控制;②④属于源头和员工之间控制;③⑤属于员工处控制。

单选题 3.某化工企业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开展了如下工作:①聘请专家对化学品库房中的危险源进行排查。②安全管理人员运用LEC法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分析。③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加装监控装置。④绘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上述工作,符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属于落实风险管控责任人
B . ②属于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C . ③属于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D . ④属于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①属于风险源辨识;②属于风险等级评定;③属于隐患治理和安全风险有效管控;④属于风险等级评定。

单选题 4.企业应当由(  )负责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A . 主要负责人
B .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C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 法定代表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法》(2021年版),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其法定代表人。但是某些公司制企业特别是一些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往往与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同为一人,他们不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通常是在异地或者国外。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真正全面组织、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人就不一定是法定代表人,而是总经理(厂长)或者其他人。

多选题 5.某建筑施工企业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开展了如下工作:①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在进场入口处设置“XX项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②由项目副经理牵头,组织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并外聘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辨识:③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基坑开挖与稳固工程,逐一落实相关人员和岗位的管控责任:④每周准时组织安全生产周例会,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总结,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⑤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对劳务班组和管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技能培训,确保每名从业人员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上述工作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 . ①—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B . ②——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C . ③—一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D . ④—一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E . ⑤一一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文件中构件双重预防机制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三)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A选项错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在进场入口处设置“XX项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属于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B选项错误:由项目副经理牵头,组织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并外聘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辨识属于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CDE选项说法正确。

大咖讲解: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风险管控)

赵春晓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查看老师课程
安勇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211重点高校安全管理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安全工程),在大型国企担任安全管理岗位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各种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查看老师课程
江慧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与实施)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企业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对事故隐患的排查、记录、治理、通报各环节和资金保障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规范隐患排查治理闭环运行。

(2)结合所属行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以及本单位制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内容、排查周期、责任部门及人员,作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事故隐患排查依据。

3)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

(4)及时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对一般事故隐患立即或短时间内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治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监测监控,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需要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完成治理并评估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包括排查时间、事故隐患内容、整个措施及整改结果等信息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