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为了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应急救援中止的情形。具体来说,当发现以下情况时,现场指挥部或统一指挥应急救援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以暂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
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当现场出现可能直接危及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例如有毒气体泄漏、爆炸风险等,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降低或化解风险。
不可控的风险:如果现场的风险超出了现有救援能力和控制范围,且继续救援可能会导致更多人员伤亡,应当暂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重新评估现场情况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救援。
恶劣天气条件: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台风、暴雨等),救援行动难以开展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时,也应考虑暂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
设备故障或不足:当救援设备出现故障或无法满足救援需求时,应当暂停救援,修复设备或补充所需装备后再行救援。
总之,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现场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应当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这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对救援人员负责任的表现。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应急救援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