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通胀是一种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通常表现为物价每月上涨幅度超过 50%。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货币信用崩溃。在恶性通胀环境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急剧下降,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例如在 2008 年的津巴布韦,物价飞涨,货币变得一文不值,人们不再愿意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经济逐渐退化为以物易物的原始模式。虽然恶性通胀确实会导致财富再分配,使得一部分人的财富受损,另一部分人受益,但相比之下,货币丧失交易媒介功能对经济的破坏更为根本和严重。因为现代经济是建立在货币信用体系之上的,一旦货币无法正常履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经济活动将陷入混乱,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居民生活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考点:在中级银行法律法规考试中,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通胀极端后果的认识。理解恶性通胀对货币信用体系的破坏,有助于考生分析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以及银行业务在极端经济环境下所面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