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谨慎介入初创期行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初创期行业企业死亡率高。据统计,约 80% 的初创企业在 3 年内倒闭。这是因为初创企业通常面临资金短缺、市场认可度低、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例如,一家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初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但在产品尚未成熟推向市场之前,很难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运营,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可能倒闭。其二,初创企业现金流不稳定。由于企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收入波动大,难以保证稳定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例如,一些共享经济初创企业,在初期通过烧钱补贴来吸引用户,前期亏损严重,现金流持续为负,银行向这类企业放贷面临较高违约风险。
不过,银行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支持初创期行业。投贷联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即银行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或风险投资机构(VC)合作。银行向初创企业提供贷款,PE/VC 则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当企业发展良好上市后,银行可以通过与 PE/VC 的合作协议,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从而降低贷款风险。另一种方式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但这需要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初创企业往往拥有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但缺乏传统的抵押物。银行可以以企业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发放贷款,政府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当企业违约时,对银行的损失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从而鼓励银行开展此类业务,支持初创期行业的发展。这一考点考查 “生命周期与信贷策略”,唿应监管鼓励的科技金融政策,要求银行在支持初创期行业发展时,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金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