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银行行业的影响呈现多维度,其中移动支付(如支付宝 / 微信)对银行柜台业务构成了显着的 “破坏性创新”。在移动支付兴起之前,银行柜台是人们办理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业务的主要渠道。客户需要亲自前往银行网点,排队等待办理业务,手续繁琐且耗时较长。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实现了便捷的线上支付功能。用户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完成支付、转账等业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使得大量小额、高频的支付业务从银行柜台转移到移动支付平台,严重冲击了银行柜台业务。许多银行的柜台业务量大幅下降,一些银行不得不缩减线下网点规模,调整业务布局。
区块链技术则在推动跨境支付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跨境支付流程复杂,涉及多个中间银行,信息传递不透明,资金到账时间长且手续费高。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特性,使得跨境支付可以实现点对点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资金到账时间。例如,一些银行开始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支付平台,与合作银行共同建立联盟链,实现跨境支付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易的快速处理。
面对这些技术变革,银行积极应对。布局开放银行是重要举措之一,银行通过开放自身的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企业等合作,将银行的金融服务嵌入到各种场景中。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 “摩羯智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投资顾问服务。通过开放 API 接口,将这一服务与一些合作的互联网平台对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种方式使银行能够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变革。这一考点考查 “技术替代” 的实际案例,贴合金融科技考点,要求考生理解技术进步对银行业务的冲击以及银行的应对策略,体现了金融行业在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