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有多个信号。价格战频发是一个明显信号,以快递行业为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大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低快递价格。原本合理的价格体系被打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在服务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能利用率低于 75% 也是一个重要信号,以钢铁行业为例,当市场需求不足,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这表明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可能会采取低价倾销等手段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恶化竞争格局。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同样反映了行业竞争格局的恶化。当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时,为了销售产品,企业可能会放宽信用政策,延长客户付款期限,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变长,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意味着企业资金回笼困难,财务风险增加。
银行可以通过监控行业集中度 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来提前预警。当 CR5 下降超 10% 时,银行需警惕恶性竞争。行业集中度是衡量行业竞争格局的重要指标,CR5 下降说明前五大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分散和激烈。例如,在某一行业中,原本前五大企业占据了 70% 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新企业进入、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CR5 下降到 60% 以下,这可能预示着行业内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正在进行激烈的价格战或其他恶性竞争行为。银行在对该行业企业进行信贷评估时,需要密切关注这一指标变化,及时调整信贷策略,如收紧信贷额度、提高贷款利率或增加担保要求,以降低信贷风险。这一考点考查 “竞争因素” 的量化指标,贴合银行贷前调查实务,要求考生掌握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信号以及银行相应的风险预警方法,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