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监管中,'管风险'原则是确保金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该原则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管风险'的具体内容
1. 风险识别与评估: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识别和评估各类业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这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2. 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和责任分工。银行应确保各业务条线和部门都能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措施。
3. 风险限额管理:设定合理的风险限额,并定期进行监控和调整。通过设定风险限额,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
4. 内部控制与审计:加强内部控制,通过独立的内部和外部审计检查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合规性审查:对计划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法律、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
6. 模型验证与修正:结合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定期对关键模型、假设条件和模型参数进行验证和修正,制定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预案。
二、'管风险'的实施方法
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涵盖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环节。
2. 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各业务条线和部门都能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措施。
3. 加强内部控制:通过独立的内部和外部审计检查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4. 进行合规性审查:对计划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法律、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
5. 定期验证和修正关键模型:结合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定期对关键模型、假设条件和模型参数进行验证和修正,制定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预案。
总之,'管风险'原则是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确保银行的稳健运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科目:中级银行管理
考点: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