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要从这几点理解:
一般规律: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当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当收入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减少 。
具体表现:
对居民来说,收入提高了,除了满足日常消费(需要更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还可能有更多结余用于储蓄、投资预备(作为贮藏手段等 ),所以会需要更多货币 。比如月收入 3000 元时,可能只留 1000 元现金备用;月收入 10000 元时,可能会留 3000 元现金及存款,用于消费、应急等,这就增加了货币需求 。
对企业而言,收入(营收 )增加,意味着业务规模扩大,需要更多货币用于采购原材料、发工资、扩大生产等,不管是流通手段(即时支付 )还是支付手段(延期支付货款、发工资 ),都会使企业对货币需求增加 。比如企业营收从 100 万涨到 500 万,采购原材料可能需要更多货币储备,发工资的总额也变多,货币需求随之上升 。
考试考查方向:可能直接考查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正相关 ),也可能结合案例考查,比如问 “某企业营收大幅增长,对货币需求会怎样变化”,或者反过来,“居民收入减少,货币需求如何变” 。所以要牢记这种正相关关系,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居民、企业 )的具体表现 。
【试题巩固】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时,以下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币需求增加,因为消费、储蓄等需求会上升
B. 货币需求减少,因为收入高了不需要太多现金
C. 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和货币需求无关
D. 无法确定
A 选项,居民收入提高,日常消费会增加(需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也可能增加储蓄等(作为贮藏手段 ),所以货币需求增加,正确 。
B 选项,收入高了,消费、储备等需求会使货币需求上升,不是减少,错误 。
C 选项,收入和货币需求是正相关,不是无关,错误 。所以选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