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筹备期,银行风险管理重点在于项目可行性评估。要深入审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采用的技术是否先进、成熟、可靠。例如,某高科技芯片制造项目,需评估其芯片制造工艺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专利是否存在纠纷等。同时,评估项目经济可行性,测算项目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情况,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经济合理性。此外,还要关注项目合法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等,确保项目在政策法规框架内推进,从源头降低风险。
建设期风险管理重点是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银行要密切监控项目工程进度,通过定期审查工程进度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如发现某大型桥梁建设项目进度滞后,银行需督促项目方采取措施加快进度,防止工期延误增加成本和风险。对于工程质量,银行可要求项目方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并定期汇报质量检测情况,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项目返工甚至报废。在成本控制方面,银行要关注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防止成本超支,若某建筑项目预算不断增加,银行需审查原因,必要时要求项目方调整资金安排或提供额外担保。
运营期风险管理重点则是项目收益和市场风险监测。银行要密切关注项目运营产生的收益情况,审查项目公司财务报表,分析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确保项目收益能够覆盖贷款本息。同时,持续监测市场动态,关注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价格波动以及竞争态势。例如,某新能源汽车项目,若市场上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导致产品销量下滑,银行需及时与项目方沟通,制定应对策略,保障贷款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