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项目资金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要评估项目的风险状况,风险较高的项目,如新兴技术研发项目,为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可能需要增加权益资金比例。因为权益资金无需偿还本金,在项目收益不稳定时,可减少还款压力。相反,对于风险相对较低、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如成熟的水电项目,可适当提高债务资金比例,利用债务资金的杠杆效应提高股东回报率。
项目预期收益情况也至关重要。若项目预期收益较高且稳定,可适当增加债务资金占比,因为债务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在保证还款能力的前提下,能提高项目整体收益。例如某高速公路项目,经测算未来车流量稳定、收费收益可观,可增加银行贷款等债务资金比例。但如果项目预期收益波动大,过高债务比例可能导致还款困难,此时应增加权益资金。
资金结构对项目融资成本和风险影响显着。若债务资金比例过高,项目融资成本可能因利息支出增加而上升,同时还款压力增大,财务风险提高。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高额债务利息支出会进一步加重项目负担。而权益资金比例过高,虽然财务风险降低,但权益资金成本通常高于债务资金,会使项目整体融资成本上升。合理的资金结构能在平衡融资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贷款安全,银行在项目融资评估中,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协助项目方确定合适的资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