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21、以下关于感潮河段水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潮流界以下,因有径流加入,落潮流量大于涨潮流量
B.潮区界以下,均受潮流影响
C.在潮流界以下,涨落潮流呈往复形式
D.在潮流界和潮区界之间,水流不受涨落潮影响
E.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涨潮历时越向上游越长
感潮河段内的水流具有下列特性:
1. 在潮流界和潮区界之间,仅有水位升降的现象,而不存在指向上游的涨潮流。
2. 在潮流界以下,涨落潮流呈往复形式,因有径流加入,落潮流量大于涨潮流量。
3. 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涨潮历时越向上游越短。
在河口区,潮流可以溯河而上,流向河流的上游,潮流所能达到的河流上游最远处称为"潮流界"。潮流界以下河段内的水流,由于潮流作用,经常发生顺、逆流向的周期性变化。在潮流界以上河段内的水流,流向虽总是顺流而下的,由于还受到潮流的顶托作用,水位还有周期性升降变化,这种水位变化越向上游越不显著,到完全不受潮流影响处称为"潮区界"。
2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的内容包含( )
A.温控措施
B.温控标准
C.原材料选择
D.控制分层厚度
E.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
(1)温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性能指标确定。
②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温度应力计算。
③温控标准。
④温控措施。
⑤温控检测方案等。
23、影响港航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包含( )
A.对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有水胶比最大值限值
B.对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有最低胶凝材料用量的限值
C.氯离子含量有最高值限制
D.坍落度
E.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性能、结构构造均突出耐久性的要求:
(1)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按耐久性要求,有最大水胶比的限值。
(2)港口与航道工程在海水环境下,对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有最低胶凝材料用量的限值。
(3)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条件,具备所需要的耐海水冻融循环作用的性能,耐海水腐蚀、防止钢筋锈蚀的性能。
(4)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入引气剂。
(5)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最高限值应符合规定。
(6)港口与航道工程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
24、关于强夯法施工要求,正确的是()
A.强夯过程中应测量每一击夯沉量
B.每夯完一遍应将行坑填平,并测量场地的平均高程
C.强夯置换材料可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等坚硬粗颗粒材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600mm
D.强夯置换作业宜采用由外而内、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E.单点夯击的夯击能宜采用先小后大逐渐加大夯击能的施工方法
强夯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夯。强夯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夯点应有明显标记,其定位偏差不宜大于50mm。
(2)强夯过程中应测量每一击夯沉量。
(3)当出现夯锤倾斜时,应进行夯坑填料找平。
(4)每夯完一遍应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的平均高程。
(5)夯击遍数、各遍夯之间的间歇时间、各夯点夯击次数及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强夯置换的夯锤宜选用细长的柱状夯锤。强夯置换材料可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600mm。强夯置换处理区表面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垫层材料可与墩体相同,粒径不宜大于100mm。
强夯置换作业宜采用由内而外、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单点夯击的夯击能宜采用先小后大逐渐加大夯击能的施工方法。
25、重力式码头沿长度方向的变形缝,应设置在( )。
A.新旧建筑物衔接处
B. 码头结构形式改变处
C. 地基土质差别较大处
D. 构件结构变化处
E. 沉箱接缝处
(4)重力式码头必须沿长度方向设置变形缝。缝宽可采用20~50mm,做成上下垂直通缝。变形缝用弹性材料填充。变形缝间距根据气温情况、结构形式、地基条件和基床厚度确定,宜采用10~30m。此外,在下列位置应设置变形缝:
①新旧建筑物衔接处。
②码头水深或结构型式改变处。
③地基土质差别较大处。
④基床厚度突变处。
⑤沉箱接缝处。
26、关于打入桩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黏性土不小于2倍桩径或边长
B. 对于粉土不小于1.5倍桩径或边长
C. 对于中等密度砂土不小于1.5倍桩径与边长
D. 对于碎石土类不小于1倍桩径或边长
E. 对于强风化岩不小于1倍桩径或边长
打入桩宜选择中密或密实砂层、硬黏性土层、碎石类土、风化岩层等良好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满足下列要求:
(1)黏性土或粉土,不小于2倍桩径或边长;
(2)中等密实砂土,不小于1.5倍桩径或边长;
(3)密实砂土或碎石类土,不小于1倍桩径或边长;
(4)风化岩,根据其力学性能确定,强风化岩,不小于1.5倍桩径或边长。
27、关于斜坡堤人工块体护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特殊要求时,扭王字块采用随机安放
B.扭王字块采用规则安放时,应按由上而下、分段分层、定点定量控制安放
C.栅栏板的安放,块体间应互相靠紧使其稳固,可用三块二片石叠垫
D.扭工字块、扭王字块、四脚锥体安放数量的偏差应控制在设计数量的5%以内
E.安放大块石护面,块石长边尺寸不宜小于护面层的厚度
A选项正确:扭王字块体宜采用随机安放。采用随机安放时,应按测量定位方法计算安放参数,由下而上、分段分层、定点定量控制安放。
B选项错误:采用规则安放时,应使全部块体两垂直杆件一端在堤坡下方、中间杆件一端在堤坡上方,三点着地,顺坡依次向上叠压摆放。
C选项错误:四脚空心方块和栅栏板的安放,块体间应互相靠紧使其稳固,当需采用二片石支垫时,支垫的数量不得超过2 处,且不得用两块二片石叠垫。
D选项正确:扭工字块、扭王字块、四脚锥体安放数量的偏差应控制在设计数量的5%以内。
E选项正确:安放大块石护面,块石长边尺寸不宜小于护面层的厚度;对于安放一层块石的护面,块石应互相靠紧,其最大缝宽不大于垫层块石最小粒径的2/3,坡面上不允许有连续2块以上块石垂直于护面层的通
28、关于水上抛枕施工要求,正确的是( )
A.砂枕缝制前应进行检测,其材料的质量、抗拉强度、孔径、透水性和保土性能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B.抛枕施工时应根据砂枕规格、水深、流速、风浪等合理选用抛枕施工船舶
C.施工前,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砂枕的漂移距
D.抛枕施工宜自下游向上游、先河岸后深水的顺序进行
E.现场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根据水深和表面流速估算偏移距
(1)砂枕缝制、充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砂枕缝制前应进行检测,其材料的质量、抗拉强度、孔径、透水性和保土性能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2)抛枕施工时应根据砂枕规格、水深、流速、风浪等合理选用抛枕施工船舶。
(5)抛枕施工宜自下游向上游、先深水后浅水的顺序进行。施工前,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砂枕的漂移距;现场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按式(2.8-1)估算抛枕漂移距:
29、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是( )
A.工程项目
B. 作业活动
C. 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主体结构
D. 施工区段
E. 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作业单元
总体风险评估是以工程项目或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主体结构、作业单元为评估对象,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气象水文、资料完整性等,评估其施工的整体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作业单元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目的地作业场所或区域。
专项风险评估是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为评估对象。
30、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的内容有()
A.作业标准
B.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C.施工部署
D.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
E.应急救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