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的安装是一个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过程。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性,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拱架选择与设计:
- 拱架种类按材料分为木拱架、钢拱架、竹拱架等,按结构形式分为排架式、撑架式、桁架式等。选择时应结合桥位地形、地基条件、通航要求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 拱架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要求取材容易、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制作及装拆方便,并能重复使用。
-
预拱度设置:
- 拱圈放样时应按设计要求设预拱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跨度大小、恒载挠度、拱架刚度等因素计算预拱度,拱顶宜取计算跨度的1/1000~1/500。
- 放样时水平长度偏差及拱轴线偏差控制:跨度大于20m时,不得大于计算跨度的1/5000;跨度等于或小于20m时,不得大于4mm。
-
施工安全措施:
- 拱架验算时,各施工阶段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 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变形值需满足规范要求,如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结构预拱度、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基础沉降等因素。
-
构件存放与吊装:
-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个月。
- 多层叠放时,层间需用垫木隔开,垫木位置应设在设计要求的支点处,叠放高度经计算确定,大型构件不宜超过3层。
- 吊装前需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安装的稳定性与施工安全,为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