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要求,模板支架设计需重点考虑以下技术要点:
-
荷载组合:施工中需计算包括新浇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员机具荷载、振捣荷载、水平冲击荷载及环境荷载(如水流压力、风雪荷载等)在内的全部荷载,并依据最不利工况进行验算。
-
抗倾覆稳定验算:各施工阶段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尤其需关注水中支架受波浪力或漂浮物撞击时的动态稳定性。
-
刚度控制标准:
- 外露模板挠度≤跨度/400,隐蔽模板≤跨度/250;
- 钢模板面板变形限值1.5mm,钢楞变形需满足L/500(L为计算跨度);
- 拱架弹性挠度≤结构跨度/400。
-
施工预拱度设置:需叠加设计预拱度、支架弹性变形、接头非弹性变形及基础沉降值,其中预应力结构还需考虑张拉后的上拱位移。
关键案例应用:某跨河桥梁施工中,因未计入水流冲击荷载导致支架倾覆。后续整改中,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横向联结系和锚固措施,将稳定系数从1.2提升至1.5,并采用实时监测系统验证变形数据,最终确保结构安全。
- 过程管控:
- 施工前需进行专项方案论证;
- 实施中严格检查杆件连接密实度;
- 混凝土浇筑时遵循对称均衡原则,避免偏载。
通过系统化的设计验算与动态监控,可有效规避支架失稳风险,保障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可靠性。
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