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知识库 > 市政公用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哪些要求

来源:233网校 2025-06-03 09:47:17

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哪些要求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²或MPa计)表示。

1)一般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承受小型施工机械荷载,进行下道工序前,混凝土应达到相应的强度等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³

(2)预应力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5)预应力混凝土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0.06%

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1)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塌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是为了保证正常施工。其包括保水性、粘聚性和流水性。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保水性

(2)混凝土运输:

①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浇筑速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

②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3)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施工缝的处理常规方法)

②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2024100417343197192684_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十一)

③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水平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捣实,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2.1-4的要求。

表2.1-4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捣实方法

配筋情况

浇筑层厚度(mm)

用插入式振捣器

 —

300

用附着式振捣器

 —

300

用表面振捣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50

配筋较密时

150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捣。当施工无特殊振捣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捣实,插入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拌合物50~100mm进行振捣;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部件。振捣持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

⑧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⑨施工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不得呈斜面

b.先浇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应及时凿除。凿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水冲法应达到0.5MPa;人工凿毛应达到2.5MPa;机械凿毛应达到10MPa。

c.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清除干净,在浇筑后续混凝土前,应铺10~20mm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f.施工缝处理后,应待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浇筑后续混凝土。

(5)混凝土养护:

②混凝土施工可采用浇水、覆盖保湿、喷涂养护剂、冬季蓄热养护等方法进行养护。

③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

⑤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应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5)混凝土检验评定

(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中规定了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以及非统计法三种。

(3)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³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4)对C60及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本节小结:

案例题考点: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检验评定、抗压强度试验

2、混凝土施工

(1)工作性能的检测

(2)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3)防离析

(4)施工缝的处理

(5)养护

插入模块
相关阅读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