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刑法

司法考试生死之战·刑法篇(二)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29日

正解思路:根据刑法第 382 条第 2 款,“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某甲是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的,在主体上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在任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 5 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对于贪污罪的规定,应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财物,所不同的是主体、客体和犯罪对象:

贪污罪与侵占罪的差异较大,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占有国有财产,主要是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的犯罪,而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而且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贪污罪是由检察机关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案件。

举一反三: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2001 年 5 月)进一步说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 271 条第 1 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 2000 .卷二.单. 29 .)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乙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某甲送上 5 万元的好处费。某甲答应给某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某乙见事未办成,要求某甲退回好处费,某甲拒不退还,并威胁某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某乙行贿。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A  受贿罪

B  诈骗罪

C  敲诈勒索罪

D  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点:受贿罪的认定

正解思路:根据刑法第 387 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受贿罪。本题当中某甲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取了某乙 5 万元的好处费,并答应给某乙办事,虽然最后事情未办成,但还是有谋利行为,虽然其后某甲有拒不还款的行为,并以此相威胁,但是此时财物已经由某乙送给某甲,某甲取得了财物的所有权,而敲诈勒索罪都是进行犯罪行为以谋取财物的所有权,所以某甲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而应当认定为受贿罪。

举一反三:关于受贿罪与行贿罪的关系,受贿与行贿是对合性犯罪,但是有人构成受贿罪并非一定有人构成行贿罪。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立法本意,为谋取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及被索贿的均不构成行贿罪。因此就会出现有人构成受贿罪而无人构成行贿罪的情况。


( 2003 .卷二.多. 31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A 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 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 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

D 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参考答案: AB

本题考点:挪用公款罪当中“归个人使用”的认定

正解思路:根据刑法第 384 条第 1 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这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基本条文。另外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 1 )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2 )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3 )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由此解释可以看出,选项 A 、 B 是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选项 C 则由于未谋取个人利益,而不属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选项 D 因为是经集体研究决定,故不构成个人使用。

五、渎职罪

( 2002 .卷二.多. 44 .)派出所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 7 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 7 名人员,但仍有 5 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 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 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考点:滥用职权罪的认定

正解思路:根据刑法,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正当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在本题当中,陈某为了自己受到表彰,不正确履行职责,将不该上网通辑的治安处罚人员也上网通辑,导致其中 5 人被关押,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这完全符合滥用职权罪的特征,应构成该罪,所以选项 B 、 C 、 D 的说法均是错误的。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