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法理学

法理学:第一节法 考题分析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1日


  4. 某林区村民于小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颗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于小林依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例说明法的哪些功能?()(1997年试题,1分)

  A. 引导功能 B. 评论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强制功能【答案】 A B

  【解析】 本题考的是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有五种,即引导、评论(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功能)。引导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为人们提供了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评价作用是指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的及违法性质和程度的作用。本题中,小林的父亲作为他人对小林本人的行为加以评价(评论),使小林听从了法的指引没有实施法所不允许实施的乱砍乱伐行为,所以选AB。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这种作用须体现为对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实施的教育和警戒作用或对合法行为加以保护、赞许或者奖励的鼓励和示范作用。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具有的制裁和惩罚作用。前者使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而后者则针对的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本题中未体现这两种作用,故CD应排除。做此题的关键要注意区别法的不同的规范作用。

  5.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 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 法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的要求而非统治阶级的意志

  【答案】 A B

  【解析】 本题考的是法的深层次的本质。本题所表述的这段话是马克思关于法的深层次本质的观点,它的涵义是: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不顾一定经济条件的要求,而任意立法,所以任何法就其社会阶级本质来看,都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要求的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法;都是体现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从而也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法。这是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最一般的原理。AB与上述原理相符合,故应入选。C是错误的,因为法直接取决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法与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此外,发达的生产力并不是发达的法制完全充分的条件。况且马克思的这段表述也未提及法与生产力的关系,故C应排除。D是错误的,法最终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并非不表明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D应排除。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2002年试题,1分)

  A. 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 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C. 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答案】 A C

  【解析】 本题考的是马克思法学关于法的阶级本质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法的关系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一论断指出:(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但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和利益不是它们各个成员的个人意志和利益的简单相加。(3)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不是说统治阶级的意志都表现为法,只有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才体现为法。(4)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可见,AC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需要注意的是,说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并不等于说法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愿望和要求,例如,保护环境不仅有利于统治阶级,也有利于被统治阶级,此外,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在某个特定时期也会对被统治阶级做出一定的让步,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要求。可见,B是错误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董事、经理不得挪用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从法的作用来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那种情况?()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确定的指引 D. 有选择的指引【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的是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有五种,即引导、评论(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功能)。其中,评价作用是指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的及违法性质和程度的作用。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这种作用需要体现为对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实施的教育和警戒作用或对合法行为加以保护、赞许或者奖励的鼓励和示范作用。由于评价作用指的是对他人的评价,单从该条文上看,涉及不到这种作用。而教育作用的发挥一般是通过法的实施来实现的,是法的外在表现的内化,所以,法律规范发挥教育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它不可能只停留在法条上,因此,该条款不体现这两种作用,AB是错误的。实际上,本题反映的是法的指引作用,所谓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产生的影响。它包括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人们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指示而必须从事一定的行为(作为义务)或不从事一定行为(不作为义务)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模式,并根据这种指引来决定是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按照权利性规则而产生的指引,而确定的指引一般是法律通过设定违法后果(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来予以处理的指引,可见C是正确答案。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