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王小兰
所属科目: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所属版本:2025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介绍

危机介入模式
1、内容
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解组、恢复、重组
危机:最初,尝试失败
解组:极度情绪困扰
恢复:开始调整,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重组:恢复新的平衡
2、基本原则:
一是及时处理,二是限定目标,三是输入希望,四是提供支持,五是恢复自尊,六是培养自主能力
3、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8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小曹今年35岁,他高中没毕业就到一家饭店务工,后因饭店经营不善倒闭而失业,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妻子也经常与小曹吵架。为了生活,小曹在网络上贷款做生意,但没想到又遇到网络诈骗,不但没有挣到钱,还损失了家里原有不多的积蓄,欠了很多债。小曹觉得自己没用,生活无望,无脸面对家人,继而动起了自杀念头,社区工作者老韩了解情况后,运用危机介入模式开展服务,在服务中,老韩首先要( )。
A . 缓解小曹与妻子的矛盾
B . 判断小曹自杀的可能性
C . 辨识小曹的非理性信念
D . 帮助小曹识别网络诈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危机介入模式。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它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因而危机介入模式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在运用这些不同的服务介入技巧时,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危机介入的特点包括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根据题干服务对象小曹由于生活陷入困境而产生自杀念头,社工应迅速、及时判断其自杀的可能性,答案为B选项。
A错误. 缓解小曹与妻子的矛盾:在危机介入初期,缓解家庭矛盾并不是最紧迫的任务。
B正确. 判断小曹自杀的可能性:这是非常关键且紧急的一步。面对有自杀念头的服务对象,首先需要评估其自杀的风险,以确保能够立即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C错误. 辨识小曹的非理性信念:虽然辨识和处理非理性信念有助于长期的心理健康恢复,但在当前情境下,这不是首要任务。
D错误. 帮助小曹识别网络诈骗:帮助小曹识别网络诈骗固然重要,但同样不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因此,老韩首先要做的应该是B. 判断小曹自杀的可能性,以确保小曹的生命安全。这符合危机介入模式中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的原则。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你妈妈上周不幸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服务对象:(开始哭泣)社会工作者:“(递给他纸巾)你坚持每天上课,下课后还帮爸爸做家务,表现得很坚强。”服务对象:“爸爸也很辛苦的。”社会工作者:“所以你要面对现实,和爸爸要互相扶持,多沟通,尽快走出阴影。”在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遵循的危机介入原则是(  )
A . 限定目标
B . 输入希望
C . 反映感受
D . 自我表露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包括有:①及时处理。②限定目标。③输入希望。④提供支持。⑤恢复自尊。⑥培养自主能力。
A. 限定目标:是指在危机介入时设定明确且可实现的短期目标,而题干中并未具体提到设定短期目标。
B. 输入希望:指给予服务对象正面的信息和支持,让其对未来充满信心。社会工作者的话语正是在传递这样一种积极信息,因此符合此原则。
C. 反映感受:是指反映或确认服务对象的情绪和感受,虽然社会工作者表达了对服务对象情绪的理解(难过),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他向前看。
D. 自我表露:是社工分享自己的个人经验或情感反应来促进关系建立。
根据题目中的对话,社会工作者通过鼓励服务对象面对现实、与父亲互相扶持、多沟通,并尽快走出阴影,这实际上是在向服务对象输入希望,帮助其看到未来积极的可能性和方向,以增强其应对困境的信心和能力。
故正确答案为B。

多选题 3.在一次对空难遇难者家属的危机干预中,社会工作者小高接待了78岁的沈妈妈,她唯一的儿子在这次空难中丧生,沈妈妈悲痛欲绝。此时,小高恰当的做法有(  )
A . 了解沈妈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B . 向沈妈妈介绍危机干预的内容
C . 对沈妈妈的情绪进行安抚纾解
D . 与沈妈妈讨论她的权利和责任
E . 快速评估判断沈妈妈的处境风险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老年人孤独、抑郁和自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对于老年人抑郁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多给老人关心和情感支持,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二是建立老年人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体系和老年人自杀的危机干预机制。

多选题 4.关于危机介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
B . 危机介入模式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
C . 危机的发展一般分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几个阶段
D . 危机可以分为普通生活经历危机、特殊生活经历危机 
E . 危机介入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通常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
二是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虽然危机介入模式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它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A正确,B错误。C项说法不正确)
危机的发展分为:危机、解组、恢复和重组四个阶段。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言,危机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类:
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D正确)
由于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它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因而危机介入模式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E正确)
题目问的是错误的,故选BC。
本题考查对危机介入模式的掌握

单选题 5.老张唯一的儿子在国外定居,老两口选择入住养老院。老张身体较好,只是血压略高;其老伴患有心血管疾病,曾因摔倒导致左腿神经受损,靠轮椅出行。最近老伴被老张传染得了流感,引发肺炎突然去世。老张无法接受老伴离世的事实,觉得都是自己的错,陷入内疚、空虚等消极情绪中,甚至不吃不喝,希望尽快追随老伴而去。从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看,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做法是()。
A . 帮助老张形成对老伴离世问题的理性认识
B . 联系老张儿子协助老张处理老伴后事
C . 评估老张的自杀风险因素并进行危机干预
D . 邀请心理咨询师为老张进行哀伤辅导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题干中提到“老张无法接受老伴离世的事实,觉得都是自己的错,陷入内疚、空虚等消极情绪中,甚至不吃不喝,希望尽快追随老伴而去”。涉及到生命安全,需马上评估老张的自杀风险因素并进行危机干预
A 选项错误:帮助老张形成对老伴离世问题的理性认识,属于哀伤辅导中的认知调整,但当前老张存在不吃不喝、希望追随老伴而去的情况,自杀风险更高,理性认识的形成并非最紧急的做法。
B 选项错误:联系老张儿子协助处理后事,虽能获得家庭支持,但老张目前的核心问题是消极情绪引发的自杀风险,处理后事并非最适宜的首要介入点。
C 选项正确:评估老张的自杀风险因素并进行危机干预,因为老张出现不吃不喝、渴望追随老伴的行为,存在明显的自杀倾向,这是当前最紧急且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危机干预能及时阻止危险情况发生。
D 选项错误:邀请心理咨询师为老张进行哀伤辅导,属于长期的情绪疏导方式,但老张目前处于危机状态,哀伤辅导不能替代紧急的危机干预。
综上所述,A 属于认知调整但非最紧急、B 属于家庭支持但非首要、D 属于长期哀伤辅导但不解决当前危机,均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C。

大咖讲解: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并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1、理论假设: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点的社会环境中,受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直接治疗技巧
反思性直接治疗: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
3、间接治疗技巧
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
任务:发掘和调动服务对象的支持网络,让服务对象的身边人承担起帮助的责任,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稳定的帮助和支持。
4、特点: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采用多层面的而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高频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1、内容:
强调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
(1)理论假设: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动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可见,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问题归结为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从认知、行为和情绪三个方面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种意识层次: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
2、特点: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高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内容: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ABC理论:A 事件 B 认知 C 情绪和行为
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非理性的信念看事件,就会促使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2、治疗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非理性信念的辨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3、特点: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
高频

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任务中心模式
1、内容
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高效的服务接入必须符合5方面要求:一是介入时间有限;二是介入目标清晰;三是介入服务简要;四是服务效果明显;五是介入过程精密。
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自决权与潜能)
2、治疗技巧
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的要素:一是有系统;二是有反应。
有效的沟通需要达到的功能:一是探究,二是组织,三是意识水平的提升;四是鼓励;五是方向引导。
3、特点:清晰界定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界定任务。
高频

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人本治疗模式
把服务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内容:
理论假设:对人性的看法(好的,有潜能,自我实现)、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2、特点: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真诚、同感、无条件积极关怀)、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高频

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家庭治疗模式
1、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
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
特点: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治疗方法:一是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诊断,二是沟通方式的诊断,三是家庭规则的诊断。
治疗步骤:一是追思往事,二是整理旧经验,三是整合新旧经验。
特点:对自尊的强调,关注经验的整理,注重感受的改变。
高频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影响
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假设
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原因:不良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的自我和超我功能、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十分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待开发的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直接治疗技巧
(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2、间接治疗技巧
(1)间接辅导技巧的服务对象包括服务对象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
(2)辅导技巧:维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和现实反应。

高频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高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1、ABC理论
(1)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
(2)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3)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观点】——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
2、非理性信念
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3、绝对化
指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
4、普遍化
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者某些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
即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2)角色扮演;(3)冒险;(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即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2)理性功课;(3)放弃自我评价;(4)自我表露;(5)示范;(6)替代性选择;(7)去灾难化;(8)想象。

高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高频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1、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1)理论假设
①家庭系统;
②家庭结构: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③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
④家庭生命周期。
(2)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①重演;②集中焦点;③感觉震撼;④划清界限;⑤打破平衡;⑥互动方式;⑦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⑧似是而非;⑨强调优点。
2、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高频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1)对人的理解;(2)对困难的理解;(3)对家庭的理解。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
(1)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诊断;(2)沟通方式的诊断;(3)家庭规则的诊断。
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程序
(1)追思往事;(2)整理旧经验;(3)整合新旧经验。
4、特点
(1)对自尊的强调;(2)关注经验的整合;(3)注重感受的改变。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