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企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法人代表、股份公司和股票的含义。
企业的分类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理解: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企业的信誉和良好形象对企业的影响。
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和危害。
运用:
收集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运用相关资料和实例,分析不正当竞争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说明正当竞争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
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应具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便将一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
教学重点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学难点
企业、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基本含义。
企业兼并、破产的必然性。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课时安排
全课用8课时,第一节5课时(其中包括参观一课时);第二节2课时;用一节课模拟企业经营。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你去过市场吗?进行过市场交易活动吗?请你说出这里提到的两个市场是不是一回事?为什
么?
市场和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一是为了在复习第二课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的实体部分──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的学习;二是为讲市场主体作辅垫。)
导入新课
这两个市场不完全相同。第一个市场是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第二个市场是广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这里,买卖或交换的实现过程就叫市场。
市场出现在前,市场经济产生在后。市场只有到社会化在生产阶段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时,才出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怍用的经济。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和宏观调控等多种要素构成。从第三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常识实体部分的学习。
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板书)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65页第三课引言部分,思考两个问题: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首先从企业和经营者讲起?
本课将学习有关企业和经营者的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最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和企业发生联系,所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对企业有个初步了解。
第三课,集中介绍了企业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
请同学读第三课教材,阅读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和框标题。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列出本课知识的总体框架结构
第三课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板书)
请看电视系列片1:这是一个繁忙的市场,在这里各种交易活动不停地进行。
(教师自制电视系列片或给描述性的材料)
请问:
所有这些市场活动的参加者都统称什么?
在这众多的市场活动的参加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66页第1~第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并重点讲授)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板书)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所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的参加者都统称为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这是由市场主体的基本含义和企业的作用决定的。
1)市场主体的内涵和外延(板书)
市场主体的内涵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市场经济活动也就是商品买卖活动,即交易活动,市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组织;一类是个人。因此,也可以说,“市场主体就是从事市场交换和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人和人的群体”,也就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市场主体的外延十分广泛,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的出现企业、团体;既包括盈利机构,如工厂、商店、银行等,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和各种社会团体。在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也是市场主体)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除此之外,市场主体还包括一些中介性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众多的市场主体当中,企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市场主体这一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时,要着重学生有关企业的基本知识。
请看电视系列片2、这里是一所学校,学生正在安静的上课,教师正在认真讲课……
请问:你所在的学校是不是企业?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2)企业的基本含义(板书)
学位不是企业。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而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学校只是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可见,企业有四层含义:
企业必须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所谓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指筹划并管理
企业)以及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服务性活动,除此之外都不能称之为企业,学校、国家机关、科研部门等就不能算企业。
企业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独立地拥有必要的财产,能进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
利益。根据这个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就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
企业必须是盈利性组织。以盈利为目的,并能以经济活动的收入抵偿支出,并有一定数量的余
额,即利润,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明确两点:1)不以盈利为目的就不能称为企业;2)作为企业,如果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最终必然被兼并或宣告破产。
企业必须是人与物相结合的经济组织,而非政治组织,所以人与人相结合的政治组织不能称为
企业。
总之,企业就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提问)这样的经济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如何?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
3)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板书)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流通者。
企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
由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就好比国民经济的细胞,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就是由数以百万计的不同形式的企业组成的,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说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提问)既然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要依赖成千上万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那么企业是不是可以随便建立呢?如果我想为一个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到哪里去登记?
请同学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第67页第5自然段至68页第3自然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企业的建立(板书)
1)企业设立的条件(板书)
条件有五个:1)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3)
有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政策规定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5)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是申请。主要包括设置机构、准备物质、拟定企业行为规则、向政府有关部
门提出申请;第二步是审批。指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对设立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批提法律程度;第三步是登记。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人设立企业的基本事项加以核查,并予以注册,发给申请人营业执照的法律程序。
手续有七条:(1)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2)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凭;
(3)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企业组织章程;(4)资金信用证明、验资证明或资金担保;(5)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包括任职文件和附有照片的简历;(6)信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包括产权证明、房屋租凭协议,房屋租凭协议期限必须在一年以上;(7)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此内容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需要酌情考虑,或打投影仪,或课下咨询)
(提问)按照上述的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
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学上叫什么?(引出下一个概念)
2)企业法人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企业法人是人还是企业?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重点讲授)
第一、企业法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可见,企业法人就是法人型企业,它与一般企业物区别就在于其组织机构比较严密与完善,而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法人企业是企业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因此,通常所称的企业主要是指企业法人。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尽管都被称为人,但确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然人是以生命或
血缘的存在特征的单个人;而法人则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但不是法人。法人是指在法律上具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企业法人则是指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现在同学们已经对企业的含义、作用、建立有了初步了解,下面请你举出你所熟悉的企业名称,然后
根据企业划分的标准,对其进行归类。(学生举例说明后,教师以团表的方式进行归纳)
企业的分类(板书)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划分依据
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和行业属性
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邮电企业
金融企业、科技企业
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个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根据企业的规模
大、中、小型企业
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
总厂企业、多厂企业、联合企业和企业集团
从同学的举例和归类我们不难看出,这四个标准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同一个企业所作的划分,我们认识企业的时候,应该把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