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
请组长汇报“社会调查”结果:
(1)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如何?
(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现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它们是怎样组织生产经营的?
(4)你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组长汇报后教师归纳)
导入新课
通过社会调查,同学们既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能列加真切地意识到目前有企业经营不景气、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要求。
通过参观,同学从头还亲身感受到了两代企业的庞大与复杂的操作系统。这种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就好比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要演秦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就离不开一个艺术高超的指挥,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正常运转也要求一个最严格的集中统一的指挥权威,以指挥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协作。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那样:“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的客观要求。
那么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这个居于指挥岗位上的有权威的人是谁呢?为什么是他?他是怎样指挥生产经营的?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如何?应处理好几种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板书)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板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企业经营模拟。
题目:假如我是厂长(经理)
假如我是工会主席
假如我是党委书记
假如我是企业职工
模拟企业经营作为社会调查的继续,仍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的题止由抽签决定。
准备时间是5分钟。
表演时间每组不超过5分钟。
形式不限:可以演说、演小品、演讲,也可以采访等。
人员自定:可以单个人独演,也可以组为单位集体表演。
内容要求:
阅读教材第82页至第83页第,明确厂长负责制中的厂长、职工代表大会及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功能。
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决依靠工人阶级。
企业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以上三点要求,针对上次被调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并参考教材中的事例,再加上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
模拟结果:评选最经营奖,平时成绩加10分,以兹鼓励。
评选办法:先由同学根据上述内容要求,民主推选,再由老师综合评价。
通过社会调查和参观的走出去,深入社会实践到走进课堂的企业模拟经营,使我们对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对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承担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重任有了切身体验。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未来的经营者,中国经济的振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21世纪的经济是科技的经济,是管理的经济,要有世界一流的企业,首先要有世界一汉的企业家、经营者必将从你们这一代人中诞生。
(最后由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
本课时教学提纲(写在投影片上,作为本节课的板书)
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首先,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
原因:1)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也就是说,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的是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
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即企业的法人代表。其中要弄清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关系。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指个有民事权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叫企业法人。
法人代表只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自然人。
厂长(经理)作为自然人,只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简称法人代表,而不是法人,人能等同于法人。
厂长(经理)的中心地位表现在:第一,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第二,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第三,企业的其他负责人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
其次,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厂长在企业行政指挥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
主管理的基础之一。第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就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第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企业,厂长要发挥指挥作用,就必须依靠工人,支持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以保障和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中的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总之,企业要发挥厂长(经理)的指挥作用,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再次,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
在政治上保证党对企业的领导,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切实贯彻,使企业沿着社会
主义方向发展。第二,积极支持厂长(经理)依法充分行使职权。第三,发动和带领职工群众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保证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侠真正得到尊重和实事。第四,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注意弄清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三个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厂长(经理)负责制是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核心和实质。厂长(经理)负责制又是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和基础之上,企业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同时企业中实行的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又不可忽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可见,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三个方面的个体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体。
企业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和国家的关系。既要努力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好本企业,又要从全局出发,维护整体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与本企业某部门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时,企业经营者应当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以国家利益、整体利益为重,为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贡献力量。其次,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
所谓企业的长远利益,就是要把企业的自我积累放在首位,使企业具有发展能力,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所谓企业的现实利益,就是企业用于现时消费的基金。
企业经营者在处理这一关系时,一方面要使企业有发展的后劲,要有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的基
金,不能只管眼前,不顾长远,分光用光;另一方面,经营者在考虑长远、将来的同时,又要考虑到职工的现实利益,要关心职工的现实生活,正确确定用于职工现时消费的福利、奖金比例,在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下,要不断增加用于职工现时消费基金的数量,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否则,会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这里还要弄清国有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国有企业财产的真正所有者是全体人民,在我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所以,可以说,国家是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
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在企业,企业的厂长(经理)、职工群众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都是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只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企业活力,搞好搞活国有企业。
作为处于企业中心地位的经营者──厂长(经理)来说,中仍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自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所以,正确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巩固新课
“厂长经理就是‘法人’”这话对吗?为什么?
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你对“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