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金融笔记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

来源:环球网校 2010-08-02 08:30:00
导读:主要介绍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性和对策及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其它治理措施

  为治理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还采取了收入指数化、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1.收入指数化

  鉴于通货膨胀的现象的普遍性,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利息等各种名义收入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使其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给收入阶层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都较为普遍地采用了收入指数化政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第一,指数化政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数化条款加重了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的还本付息负担,从而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好处。由此可见,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性政策的动机并不强烈。第三,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的失业增加。

  2.币制改革

  为治理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币制改革,是指政府下令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对货币流通秩序采取一系列强硬的保障性措施等等。进行币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本位币的信心,从而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存款增加,货币能够重新发挥正常的作用。它一般是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当物价上涨已经显示出不可抑制的状态,货币制度和银行体系濒临崩溃时,政府会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实行过这种改革,但这种措施对社会震动较大,须谨慎从事。

  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一)紧缩的需求政策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减税

  (二)积极的供给政策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

  4.精简规章制度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三)从严的收入政策 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工资一价格管制及冻结

  1.收入指数化

  (四)其它治理措施

  2.币制改革

  三、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2007年的非典型性通货膨胀。

  下面对这几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采取的对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介绍。

  (一)1978--1983年

  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伴随关系并不很明显。

  基本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外汇收支出现高额逆差,使财政负担过重,导致了1979、1980年连续两年的财政赤字,总额高达376亿元。这期间,尽管国民经济发展很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不仅未得到改善,而且更为严重,国民经济由结构失衡引致了总量失衡。高额财政赤字迫使银行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给,结果导致了在计划价格体制下的严重的隐蔽型通货膨胀问题。

  1978年开始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后,首先采取在压缩财政开支的同时,适当放宽信贷,支持农业和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的政策。

  (二)1983--1986年

  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双松”到“双紧”的第一轮循环。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首先是由财政和信贷同时扩张所致。

  1985年采取了全面紧缩政策。财政与信贷的“双紧”政策,尽管使通货膨胀势头被抑制住了,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全面紧缩政策带来了抑制经济增长的副作用。

  (三)1986--1990年

  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双松”到“双紧”的第二轮循环。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为了扭转上一阶段实施“双紧”政策而形成的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于1986年中期放弃全面紧缩政策,从而拉开了以财政与信贷的“双松”为开端的第二轮循环的序幕。

  针对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国家于1987年底断然采取了严厉的“双紧”政策,以期迅速恢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四)1993--1996年

  “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通货膨胀问题又接踵而至。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有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引致的财政赤字、信用膨胀问题,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国家调整物价结构、提高农产品物价而引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有我国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瓶颈产业的短线产品物价上涨而引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结构型通货膨胀”;还有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而引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即“输入型通货膨胀”。

  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于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五)2007--2008年

  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此次持续近一年的物价上涨结构性明显,持续时间不长,且成因也是多方面的。2007--2008年物价上涨原因复杂,有多方面因素:(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4)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5)对外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投放多;(6)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人国内。

  治理措施表现在2007--2008年初中央银行采取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从紧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还有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等。

  更多相关信息:考试大经济师考试论坛 经济师考试在线中心 经济师网校辅导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