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生产中,重氮化工艺因其涉及重氮盐等不稳定化合物,被列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根据《AQ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7.4.1.1条款明确规定,涉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的一级、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必须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这一要求在重氮化工艺中尤为重要。
安全仪表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实时监测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pH值等)
当参数超出安全范围时自动触发联锁保护
实现紧急停车功能,防止事故扩大
对于重氮化工艺而言,系统独立性是安全设计的核心要求。规范明确要求GDS(气体检测系统)应独立于其他系统单独设置,这是因为:
独立配置可避免控制系统故障导致多重保护失效
确保在DCS系统瘫痪时仍能提供基本安全保护
符合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的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重氮化装置的SIS系统应当包括:
温度联锁:当反应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冷却系统
压力联锁:配备紧急泄压装置和爆破片
进料控制:采用双重切断阀设计
气体检测:设置多点式有毒/可燃气体探测器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对于涉及硝化物、重氮化物的高危工艺装置,不仅要实现主要装置的自动化,其所在厂房内布置的其他装置也应实现自动化控制(规范7.4.1.3)。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防止由相邻设备引发次生事故。
从事故案例来看,2018年某化工厂重氮化反应釜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安全仪表系统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共用同一控制器,导致系统失效未能及时停车。这一教训充分印证了规范要求的必要性。
企业实施时需特别注意:
必须进行SIL评估确定适当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系统应有定期测试程序确保可靠性
维护人员需接受专门培训
系统变更必须经过管理流程审批
只有严格落实这些要求,才能真正发挥安全仪表系统在重氮化工艺中的保护作用,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重氮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