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Q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9.4章节,重氮化工艺异常工况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以下步骤:
1. 异常识别与分级响应
一级异常(温度超过工艺上限5℃或pH>3.5):立即启动BPCS调节系统
二级异常(温度超过上限10℃或检测到重氮气体泄漏):触发SIS紧急停车
三级异常(反应器压力超过设计压力80%):激活全厂应急响应(规范9.4.3条款)
2. 紧急停车标准化操作
第一步:切断亚硝酸钠进料(必须在10秒内完成)
第二步:注入应急冷却剂(冰盐水与反应釜容积比≥1:3)
第三步:加入分解剂(尿素溶液,浓度≥20%)
特别注意:禁止直接用水稀释(24版教材P.372记载2019年某企业因违规注水引发爆炸)
3. 物料安全处置
残留重氮化物必须在中和池完成分解(控制温度<30℃,pH维持2.5-3.0)
分解后废水需检测残余亚硝酸盐浓度(≤1ppm)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图片:重氮化工艺紧急处置流程图)
典型案例分析: 2023年某企业SIS系统误动作导致紧急停车后,操作人员未按规程注入分解剂,3小时后残余重氮化物自燃引发火灾。该案例被AQ3062-2025作为新增条款9.4.5的制定依据,明确要求:
紧急停车后仍需持续监控反应体系至少8小时
所有处置操作必须记录时间戳并存档3年以上
注册安全工程师需重点掌握:
异常工况的判定标准(结合DCS参数与现场观察)
手动干预的权限边界(规范7.4.1.2明令禁止绕过SIS手动操作)
事后处置的合规性要求(包括报告时限、记录保存等)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重氮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