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Q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5.2.6条款要求,精细化工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主要方法包括:
1. 风险辨识核心方法
安全检查表(SCL):
适用于简单工艺系统的初步筛查
重点核查设备完整性、安全间距等基础要素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在项目设计阶段识别潜在危险源
特别关注物料相容性、工艺条件偏离等风险
作业危害分析(JHA):
针对日常操作环节(如加料、清洗)
分析步骤偏差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2. 分级管控实施要点企业应按规范5.2.5要求,建立四级管控机制:
红色风险(重大风险):停产整改(如硝化工艺失控风险)
橙色风险(较大风险):限期整改(如可燃气体泄漏风险)
黄色风险:常规管控(如机械伤害风险)
蓝色风险:日常监控
3. 数字化管理要求规范4.5条款明确规定必须实现:
风险四色图电子化展示
管控措施自动提醒
隐患整改闭环跟踪
4. 典型案例某氯化工艺企业通过风险分级发现:
氯气泄漏风险等级为橙色(可能性3级×后果4级)
采取增设气体检测联锁、强化个人防护等管控措施
5. 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应每季度更新风险分级数据(规范9.1),特别在以下情况必须重新评估:
工艺变更后
发生未遂事故
行业出现新事故案例
最新规范强调(规范5.2.7),所有分级结果应与HAZOP/LOPA分析结论相互验证,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精细化工工艺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