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和货币供应等渠道传导。当本币贬值时,
一方面,出口商品以外币计价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若国内生产能力有限,出口的大幅增加可能导致国内商品供不应求,进而推动物价上涨。例如,本国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供应减少,价格就可能随之上升。
另一方面,出口增加会带来外汇收入的增加,在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通常需要投放本币来购买这些外汇,这就使得国内货币供应量扩张,市场上货币变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本币贬值使得进口商品以本币计价的价格上升,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或商品的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增加,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可能会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推动物价上升。比如,进口的原油价格因本币贬值而上涨,运输企业成本增加,导致物流费用上升,最终使得相关商品价格上升。相反,当本币升值时,进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国内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成本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上涨。而且,本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减少外汇收入,进而减少因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从货币供应角度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出口企业面临压力,可能会通过降低成本等方式维持利润,也有利于稳定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