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的相关规定。当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一、损害赔偿的原则
在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中,损害赔偿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全面赔偿原则:受害人的损失应当得到全面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
2. 过错推定原则: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建筑物使用人需要承担补偿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3. 公平原则:如果损害双方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二、损害赔偿的具体步骤
1. 确认损害事实:首先需要确认受害人因不明抛掷物或坠落物受到的实际损害,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 确定责任人:通过监控录像、目击证人、现场勘查等方式,尽可能确定具体的侵权人。如果无法确定,所有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都应当承担补偿责任。
3. 计算赔偿金额: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计算出具体的赔偿金额。这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医疗费、修车费)和间接经济损失(如误工费、护理费)。
4. 履行赔偿义务:确定责任人后,责任人应当及时履行赔偿义务。如果责任人不履行,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强制执行。
三、案例分析
例如,在一起案件中,一名行人在经过某小区时被从高空坠落的花盆砸伤。由于无法确定具体的侵权人,法院判决该栋楼的所有住户共同承担补偿责任。每户住户按照各自的责任比例进行了赔偿。事后,通过调查发现,花盆是从某一住户阳台坠落的,该住户最终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并向其他住户退还了补偿款。
综上所述,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中的损害赔偿需要遵循全面赔偿、过错推定和公平原则。通过确认损害事实、确定责任人、计算赔偿金额和履行赔偿义务,确保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