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法考 > 客观题卷一 > 卷一模拟题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233网校 2021-04-14 09:37:23

1、当前的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就此而言,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

B、立法中还存在违背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的现象

C、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

D、国家工作人员和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必须认识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因此,A项正确。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因此,B项正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因此,C项正确。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因此,D项错误,错在去掉了“一些”和“领导”两个定语。

免费领2020-2016年真题答案

2、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B、解决新时代的基本矛盾,需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C、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这已经成为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的制约因素之一

D、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就可以解决新时代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BC选项正确,事物都有历史性,人民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D选项错误,事物有历史性,五大实践都处理好才能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

3、完善立法体制,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要求和我国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对该项制度的理解和做法,下列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A、任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立法,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B、健全全国各级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发挥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

C、某设区的市政府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D、某省人大常委会及时解释其地方性法规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的条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因此,A项正确。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因此,B项错误。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因此,C项正确。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分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因此,D项正确。

4、网络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即老客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反而比新客户价格更高,是通过大数据计算每个人购买偏好、重复购买率、品牌依赖度等,产品价格因人、设备、手机系统各异而不同,最终取得利润最大化。对此,下列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A、这是一种严重背信的行为,只能通过倡导行业道德来规范其行为

B、互联网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新型不正当行为,只能通过执法进行解决

C、大数据开发与网络消费者的个体权益保护之间是完全冲突的

D、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杀熟”行为自动侦测和预警,可提高执法效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利用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即不再货比三家)而因人因时定价,显然是一种严重背信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需要通过倡导行业道德来规范其行为。但是并非只能如此,这指的是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虚假标价并使消费者误解,诱骗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做法,涉嫌“价格欺诈”。不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其中重要的一项权利内容就是“费用”。所以,这种行为还可以通过法律追究其责任,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A选项说法错误。对互联网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新型不正当行为,可以通过执法进行解决,即消除监管盲区,严惩失信行为,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同时,也要从根本上通过立法的完善进行解决。如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明确“价格歧视”和“价格欺诈”行为的内涵和构成要件;对接“价格欺诈”“消费欺诈”和“民事欺诈”以适当扩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三倍赔偿”和《食品安全法》中“十倍赔偿”的适用范围。B选项说法错误。该选项强调的是: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大数据”能够实现精准营销,通过给用户精确“画像”实现靶向传播,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这是好事,依靠技术实现需求的私人定制式满足,能增进百姓消费时的获得感。但是如果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罔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就会导致数据开发越充分,对社会和大众危害越大。通过强调企业责任和诚信经营的原则,可以在大数据开发与精准营销和网络消费者的个体权益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二者并非完全冲突。C选项说法错误。技术开发反过来也可以用于对技术滥用进行监管,例如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杀熟”行为进行自动侦测和预警,就可以提高执法效率和力度。D选项说法正确。

5、下列关于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做法,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某市深入推进涉诉信访活动中人民群众参与的机制建设

B、某市完善人民陪审员随机抽选方式,以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

C、某市法院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诉讼相关的所有文书

D、某市法院要求法官将其判决文书上网公开,并及时回应公众质疑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因此,AB项正确。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热点推荐:

2021年法考题库:[章节练习][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全真机考]在线测试

2021年法考报考信息查询:法考报考条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233网校法考火热招生:讲师带你直击考点、稳拿关键分、主客观全面提升!点击前往>>

扫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ks233wx19】加学霸君好友免费领《2020-2016年真题及答案》、包邮送《法考精编讲义》教辅书籍、享一对一报考答疑!

进微信群APP刷题

weixin.jpg

141754381329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