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方案设计题,20分)
某易地搬迁社区居民之间交往较少,邻里关系较疏离;居民的社区参与度有待提升,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有待加强;社区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及社区发展的需要;社区资源需要更好地挖掘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服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当地有关部门委托,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促进社区发展”项目,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整合社区多方资源,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凝聚服务群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社区发展活力。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根据地区发展模式,制定一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促进社区发展”的服务计划。
服务计划: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促进社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需聚焦民生问题,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对于某异地搬迁社区,目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以地区发展模式为指导,广泛整合多方资源,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而促进社区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问题与需求分析
就此异地搬迁社区而言,目前该社区存在如下问题:
1.居民之间交往较少,邻里关系较疏离;
2.居民的社区参与度较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待加强;
3.社区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4.社区资源需要更好地挖掘,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服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就问题所示,该社区在基层治理方面存在如下需求:
1.密切社区居民联系,增加居民间互动,拓展社区社会资本;
2.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度,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更好的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4.以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导,进一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
二、目标
总目标:
通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的方式,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度,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社区发展活力,促进社区发展。
具体目标:
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改善邻里关系,强化社区社会资本。
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并发挥其作用。
三、服务策略
1. 增强邻里关系
开展多样化社区活动: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亲子活动等,吸引居民参与,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建立邻里互助小组:鼓励居民自发成立互助小组,如兴趣小组、义工小组等,增强邻里间的联系和支持。
2. 提升社区参与度
开展社区教育: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成立社区议事会:设立社区议事平台,定期召开会议,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决策中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资源整合: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如政府支持、企业赞助、社会组织合作等,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项目。
社区教育:通过社区大型活动、绘制社区地图、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帮助居民了解社区资源分布,引导居民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寻求社区服务。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通过宣传动员,招募热心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根据社区需求,设计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关爱老人、儿童辅导、环境美化等,并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
四、实施步骤
1. 需求调研与评估
时间:第1-2周
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评估社区现状。
2. 服务计划制定
时间:第3-4周
内容: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明确各项活动的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3. 资源整合与筹备
时间:第5-6周
内容: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系合作伙伴,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和场地。
4. 活动实施
时间:第7-12周
内容:按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包括社区活动、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
5. 评估与反馈
时间:第13-14周
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成效
邻里关系改善:通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居民之间的互动增多,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社区参与度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项目更加丰富,能够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项目得到有效实施,社区发展活力增强。
六、监测与评估
过程监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活动按计划进行。
效果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活动的效果,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七、风险与应对
居民参与度不高:通过多渠道宣传动员,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的居民参与。
资源不足:积极寻求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源;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志愿服务队伍不稳定: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