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知识库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被削弱?

来源:233网校 2025-09-05 09:01:46
导读:导读:本文探讨在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控维护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分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分配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被削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维护按劳分配主体地位需要从所有制结构、分配机制和政策调控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仍贡献了35%的GDP和42%的城镇就业,这为按劳分配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公有制单位的分配创新是关键突破口。当前国有企业正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将高管薪酬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挂钩;二是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使劳动者同时成为资本所有者;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机制,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例如,中国一重集团通过"5%末尾淘汰+30%绩效浮动"的分配方案,实现了劳动生产率提升18%。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双向渗透机制:既要吸收民营企业的灵活分配方式,又要保持公有资本的分配主导权。典型案例是格力电器通过"股权激励+利润分享计划",使研发人员收入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在政策层面,要构筑三重保障体系

  1. 法律保障:强化《工资支付条例》执行力度,2024年全国查处欠薪案件同比减少23%
  2. 税收调节:扩大工资薪金所得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中低收入群体个税平均税率降至3.2%
  3. 数据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薪酬大数据监测平台,覆盖86%规模以上企业

需要警惕的是,资本市场过度发展可能导致按资分配挤压按劳分配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财产性收入占比升至19.7%,对此应完善资本利得税制度,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监管要求从30%提升至40%,确保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持在55%以上。

科目: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考点:如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