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人才流失,看法决定做法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1日


  为5%打造“人才成长阶梯”

  但倘若流走的是那5%最有可能与企业同成长、共患难、有着共同精神与理想追求的人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关键问题,即企业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完备的精神文化体系,并将之转化为企业中所有的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才成长阶梯”。

  在这里我们尤其强调,留住企业真正想留的人才,企业自己首先要有思想、有文化、有远见,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但这还不够,无形的思想与文化要转化为每个人都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场景,能为之激动、忘我投入的“执行力”才有价值,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不同层次与结构人员需要的组织体系,我们称之为“人才成长阶梯”。在这个体系中,基层人虽属于浮在企业表面的那“95%”的人群部落,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没有进入真正的企业组织 指在精神与文化层面而言,属于企业的外围层,他们的主要生产对象是物质产品,严格执行企业的各种标准化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自身所在岗位的职责描述,保质保量把工作做好,领取相应的工资报酬,仅此而已;企业核心层是指在文化层面上与企业高度同构的人,他们不仅能按照企业要求把本职工作做好,更多的还要思考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怎样做得更好,如何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计划与方针路线,组织、激励和带领更多的人创造性地完成企业各项经营任务,他们是企业核心精神与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传递者,他们也是企业的血脉和脊梁;而对于企业的掌舵人即企业的灵魂人物,除了负责制定企业各种战略方针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建立企业哲学,这是企业为之终身奋斗的最高信仰。深厚的思想哲学根基必定产生最具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中每个人的心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才具有品牌魅力、恒久价值,同时企业才能在各种境遇中泰然处之、从容应对。

  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企业都能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思想结构体系及与之相匹配的人才成长阶梯,惊涛骇浪又有何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要内心坚如磐石,哪管它地动山摇,高山险阻亦如履平地。

  “大出大进”,淘沙筛金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的企业人才太少了,因为太少,所以碰到的几率就小,如果再不加快筛选的频率、加大人员流动的幅度,企业就等于白白耗费生命,眼看着各种机遇在眼前飞过,一个都抓不着、捞不到,错过自身发展的大好良机。

  打破这一潭死水、激活内部机能,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走进企业,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面对人员流动问题上必须要放开手脚、冲破人为的思想束缚,真正到大江大浪中去淘沙子、筛金子,既然时世如此,就干脆来它个“大出大进”,百里挑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才,我们就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既然一下筛不出个金子,我们就多筛它个十下、八下,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心诚意切,伯乐总会遇到千里马。说白了,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要有大胸怀、大气魄、大眼光,不要拘泥于眼前的这点水和这点泥,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贻误战机。该走的就让他赶快走,该留下的一个都不放过,企业既要敢破敢立、又要胆大心细。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