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生产领域,装置开停工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治本之策。随着GB/T45420-202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等新标准的实施,对开停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下是提升化工装置开停工安全水平的关键标准化措施。
一、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
文件体系标准化:建立包含操作手册、应急预案、检查清单等在内的完整文件体系。特别是要编制《开停工标准化操作手册》,明确规定每个操作步骤的技术参数、安全要求和确认程序。
风险评估标准化:运用HAZOP、LOPA等标准化方法系统识别开停工风险,建立风险数据库。
培训认证标准化:实施三级培训认证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经过相应等级的标准化培训。
二、关键操作流程标准化
置换吹扫标准化:规定介质置换的流程、时间、终点指标和检测方法。明确吹扫介质选择、压力控制和排放处理的标准要求。
能量隔离标准化:制定统一的能量隔离方案,包括隔离点选择、隔离方式、挂牌上锁和验证测试的标准程序。
参数调整标准化:建立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曲线,规定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速率允许范围。
三、数字化监管手段应用
电子作业票系统:实现开停工作业申请、审批、执行和关闭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智能监控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设置智能预警阈值。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仿真预演开停工全过程,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新规范要求:根据AQ/T3034-2022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开停工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票执行率、隔离措施完好率、参数偏离处置及时率等。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将开停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制定开停工方案
1、化工操作单元中的冷却操作过程中,在开停车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开车前,首先应清除冷凝器中的积液;并且,( )。
A.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B.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C.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D.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2、化工装置在开停工阶段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以下关于开停工阶段危险性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的开停工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
B.检修后装置的开工,设备、仪表等随时可能出现故障
C.人员对新装置比老装置处理问题的经验多
D.新建装置的开工,人员对新装置的认识、操作熟练程度水平低
3、开停工方案是操作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关于开停工方案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新建(含改建、扩建)装置、大修装置或多套装置的开停工,一般由企业主管生产、技术的领导担任总指挥
B.使用完毕的公用介质应使用阀门隔离
C.开工试压过程中防止超压的措施,试验压力的检测不能少于两块压力表
D.制定吹扫过程中防止吹出物伤人和烫伤的措施可以单独写在开停工方案中,也可以写在相应的操作过程步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