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提供的管道泄漏频率数据,不同管径的泄漏风险存在显著差异(见教材第五章频率分析表):
风险分级与管控要点:
小口径管道(≤50mm):
微小泄漏概率:1×10⁻¹/年(高风险)
防控措施:每日巡检时重点检查法兰密封性,采用双卡具堵漏技术(参照T/CCSAS 004-2019)
中口径管道(≤150mm):
大量泄漏概率:1×10⁻⁵/年(中风险)
必须安装在线声波检测系统(符合AQ 3035-2010要求)
大口径管道(>150mm):
泄漏概率虽低(1×10⁻⁶/年),但后果严重
检修时需执行三级隔离制度:切断+盲板+能量隔离(GB 50984-2014规定)
典型案例: 2024年某石化企业检修中,因未对150mm酸管实施能量隔离,残余物料喷溅导致3人灼伤。事故调查发现作业前未进行JHA分析(违反AQ/T 3034-2022第A.4条)。
最新规范要求: GB/T 45420-2025首次将管道检修纳入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对DN80以上管道检修实施:
作业前HAZOP分析
过程中LOPA保护层验证
完工后WI完整性测试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设备检修作业安全技术
1、在检修作业中,停车后的安全处理过程(隔离、置换、吹扫与清洗等)处理不当的是( )。
A.盲板应有大的突耳并涂上特别颜色,用于挂牌标号和识别
B.凡在禁火区或抽堵易燃、易爆介质窗口或管道盲板时,应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灯具,在规定范围内严禁用火,作业中应有专人监护
C.设备采用惰性气体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D.若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的密度,取样分析点应具有代表性,重点分析容器内下部分析结果
2、 装置大检修是装置运行周期中必需的过程,是解决设备瓶颈问题和消除设备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装置大检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装置大检修具有作业时间长,现场交叉作业多,作业场地宽敞等特点
B.大检修现场要保证安全施工,不污染环境,不堵塞交通要道和消防通道
C.进行装置大检修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全面停工,待检修工作完成后再陆续开工
D.装置检修前期,以防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事故、触电等为主要控制内容
3、动火点周围不能存有易燃物质,动火点( )内以及上、下方不能有刷漆作业。
A.10m
B.20m
C.25m
D.3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