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 JSA)作为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在化工装置开停工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根据AQ/T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的要求,开停工方案必须包含JSA分析内容。以下是JSA在化工装置开停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JSA分析的实施步骤
作业分解:将开停工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具体作业步骤,如"系统降压"、"设备隔离"等
危害识别:针对每个步骤识别潜在危害,需考虑化学、机械、电气等多方面风险
风险评估:采用LEC法(可能性×暴露程度×后果)评估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二、典型开停工环节的JSA应用案例1:换热器检修作业| 作业步骤 | 潜在危害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 | |----------|----------|----------|----------| | 停车泄压 | 介质残留引发中毒 | 高度风险 | 双确认置换、佩戴空呼 | | 拆卸法兰 | 工具火花引发燃爆 | 中度风险 | 使用防爆工具、气体检测 | | 内部检查 | 受限空间窒息 | 高度风险 | 强制通风、监护制度 |
案例2:反应系统开车| 作业步骤 | 潜在危害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 | |----------|----------|----------|----------| | 系统升温 | 热膨胀导致泄漏 | 高度风险 | 控制升温速率、设置安全阀 | | 投料操作 | 物料比例失调 | 极度风险 | 双人复核、设置联锁 | | 压力调节 | 超压导致爆裂 | 高度风险 | 分级升压、实时监控 |
三、JSA分析的注意事项
人员参与:必须包含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三方视角
动态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分析结果
验证确认:关键控制措施需在实际作业前进行验证
培训交底: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理解并掌握分析结果
最新规范要求:依据T/CCSAS 044-2023《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评估指南》,对于高风险开停工作业,JSA分析必须采用矩阵式评估方法,并实施"分析-控制-验证"的闭环管理。同时,分析结果应当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数据库,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
实践建议:
建立标准化的JSA模板,包含作业描述、危害类型、风险评估等核心要素
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JSA的电子化管理和动态更新
将JSA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在作业现场,强化风险提示效果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制定开停工方案
1、化工装置在开停工阶段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以下关于开停工阶段危险性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的开停工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
B.检修后装置的开工,设备、仪表等随时可能出现故障
C.人员对新装置比老装置处理问题的经验多
D.新建装置的开工,人员对新装置的认识、操作熟练程度水平低
2、化工装置在开停工阶段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比正常生产阶段更集中、更危险、更复杂,也是事故多发的过程,鉴于装置开停工过程的危险性,企业对装置开停工过程应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大型高压反应釜,正确的停车操作顺序是( )。
A.卸压、降温、排净
B.增压、降温、排净
C.排净、卸压、增温
D.降温、卸压、排净
3、化工操作单元中的冷却操作过程中,在开停车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开车前,首先应清除冷凝器中的积液;并且,( )。
A.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B.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C.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D.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